第6章 制造出基因编辑机(1/2)
在ai掌握了已发现基因的知识后,林羽开始引导它设计新的基因。这就像是让ai在基因的舞台上进行一场创意表演。林羽为ai设定了一系列的目标和约束条件,比如希望新基因具有某种特定的功能,或者在某些方面进行优化。ai则根据这些要求,运用它所学习的知识和算法,在虚拟的世界里构建出一个个全新的基因模型。
每一次ai设计出新的基因,林羽都会仔细地进行分析和评估。他会检查新基因的碱基编码顺序是否合理,功能是否符合预期。如果发现问题,他会及时调整ai的设计策略,让它重新进行设计。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但林羽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定的信念。他相信,通过不断地尝试和改进,ai一定能够设计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新基因。
然而,仅仅设计出新的基因还远远不够,要想真正改变生物的基因,还需要有能够精确操作基因的工具。于是,林羽决定制作超微型机械臂以及配套的显微探测装置。
制作超微型机械臂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机械臂需要足够微小,才能够在微观的基因世界里灵活操作;同时,它还需要具备高度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才能准确地改变基因里的碱基排布。林羽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研究了各种先进的微纳加工技术。他深入到实验室里,亲自参与每一个零件的制作和组装。
在制作机械臂的过程中,林羽遇到了许多技术难题。比如,机械臂的材料选择就是一个关键问题。普通的材料在微观环境下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性能不稳定。林羽经过反复试验和比较,最终选择了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强度,能够在微观环境中保持稳定的性能。
除了材料问题,机械臂的驱动和控制也是一个难题。林羽需要设计出一套精密的驱动系统,让机械臂能够按照他的指令进行精确的运动。他运用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控制算法,实现了对机械臂的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需要经过精确的计算和调整,才能确保机械臂能够准确地到达目标位置。
与超微型机械臂配套的显微探测装置同样重要。这个装置需要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生物基因的微观结构,为机械臂的操作提供准确的导航。林羽采用了最先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