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紧急应对措施(3/4)
通讯记录,画面中显示着被破解的加密信息:\"看看这个,他们用的量子密钥分发技术能绕过任何传统加密。如果不合作,我们的防火墙在他们面前就是筛子!\"激烈的争论持续了数小时,会议室里火药味十足。最终,在英国军情六处代表展示了伦敦金融城差点被攻击的绝密情报后,各国才达成了合作协议。
在亚洲,苏瑶带领的技术小组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在暗网交易记录中追踪到一条关键线索——某个匿名账户频繁购买氦-3同位素,这种物质是维持量子计算机低温环境的关键材料。通过全球海关数据库交叉比对,最终锁定了一艘往返于北极和东南亚的货轮。当特战队突袭货轮时,船舱内的景象令人震惊:精密的量子设备正在组装,复杂的线路和闪烁的指示灯组成了一个小型的量子攻击装置,其精密程度让在场的工程师都倒吸冷气。战斗中,一名特战队员为保护设备数据,用身体挡住了犯罪分子的攻击,不幸中弹牺牲。
然而,新的危机接踵而至。欧洲监测系统突然捕捉到数百个未知量子信号源,它们像病毒般在电网中快速扩散。陆琛和苏瑶紧急召集特研组,全息会议室里,各国专家的影像在量子云图中若隐若现。中国量子通信专家提出大胆设想:\"既然无法阻止信号传输,不如利用量子纠缠的特性,建立反向追踪系统。\"这个提议引发了激烈讨论,团队连续开了12小时的头脑风暴会议,终于确定了实施方案。
接下来的72小时,联盟实验室变成了战场。研究人员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负责信号干扰、反向追踪和数据解析。苏瑶亲自操作量子计算机,将干扰信号调制到与犯罪者相同的频率。她的额头布满汗珠,眼神却专注而坚定。为了找到最佳干扰参数,她反复试验了上千次,累了就靠在椅子上打个盹,醒来继续工作。当第一个信号源的位置在北极圈某处浮出水面时,她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剧烈颤抖:\"找到了!但他们有至少五十个备用节点,攻击随时可能转移!\"
陆琛立即启动全球应急方案。各国电网切换到备用量子加密协议,金融系统暂时关闭非必要交易接口,医院等关键设施启动独立供电系统。同时,特战队分三路向信号源位置进发。在北极冰原的暴风雪中,第一小队艰难前行,刺骨的寒风如刀子般割在脸上。他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