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实验验证(3/4)
,屏幕上的代码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每一行都经过三次以上的逻辑验证。实验室的咖啡机一刻不停地运转,空的能量饮料罐在墙角堆成了小山,外卖包装盒上的油渍与散落的演算纸混在一起,见证着这场科研攻坚战的激烈。
当第二轮实验准备就绪时,所有人都熬红了眼睛,但眼神中却闪烁着炽热的光芒。这次的模拟攻击进行了全面升级:犯罪分子同时发动三路量子纠缠攻击,还加入了模拟的量子噪声干扰,试图掩盖真实的攻击路径。攻击波如同九头蛇般从不同维度发起冲击,量子噪声模拟模块释放出足以干扰卫星通讯的能量。随着攻击指令下达,实验舱内的空气发出细微的震颤,舱壁上的量子传感器开始高频闪烁。防护网络如同苏醒的巨兽,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以每秒百万次的速度生成加密密钥,新型的动态冗余机制成功弥补了之前的漏洞。量子态检测设备的灵敏度提升了300,任何异常信号都逃不过它的\"眼睛\"。
\"成功了!防护网络完整抵御了持续3分钟的高强度攻击!\"当监测屏上的警报终于全部熄灭时,实验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林薇激动地抱住身旁的同事,泪水在防护眼镜后面打转。有人将手中的能量饮料抛向空中,有人互相击掌庆祝,压抑了三天的情绪终于得到释放。但李明却没有加入庆祝,他紧盯着数据记录,眉头依然紧锁——作为负责人,他深知一次的成功远远不够。在接下来的二十七天里,团队不断变换模拟环境:从国家级能源控制中心到顶尖科研机构的基因数据库,从军事指挥系统到医疗急救网络。每一次实验,都在极端条件下对防护方案进行着严苛考验。
在模拟针对核电站的攻击实验中,防护网络承受住了相当于真实世界中100倍强度的量子干扰。实验舱内的温度监测系统报警声不断,设备表面甚至出现了轻微的灼烧痕迹。当实验结束,团队发现防护方案不仅成功抵御了攻击,还自动生成了一套针对核设施的专属防护策略。随着实验的深入,防护方案逐渐显露出强大的适应性。它不仅能够抵御已知的量子攻击手段,还通过机器学习模块,对新型攻击模式产生了自主防御能力。在最后一次全场景压力测试中,防护网络同时应对了十五种不同类型的量子攻击,数据传输准确率依然保持在999999。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