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推广应用(2/6)
我们的方案经过了无数次实验验证,一定能守护好能源命脉。”
在洛基山脉深处的丹佛变电站,海拔2000米的寒风裹挟着雪粒拍打着金属围栏。工程师们穿着特制的电磁屏蔽服,在零下20c的低温中进行着惊心动魄的安装工作。重达三吨的量子密钥分发器被吊装进特制的铅屏蔽舱,每一次吊装都需要精准的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损坏设备。光纤线路如同银色的神经网络般蜿蜒至每一个电力控制节点,技术人员需要在严寒中仔细连接每一根光纤,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
苏瑶戴着防风护目镜,睫毛上结着薄霜,她的声音通过耳麦传遍整个施工现场:“注意量子纠缠态的校准,误差必须控制在飞秒级!”为了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她亲自操作仪器,反复核对数据。当第一组量子密钥成功生成并同步到电网控制系统时,现场爆发出一阵压抑的欢呼,哈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细小的冰晶。但大家都知道,这只是开始,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
试运行阶段的某个深夜,系统监测到来自西伯利亚的量子攻击信号。伪装成正常电网调度指令的恶意代码,裹挟着128层量子加密伪装,试图突破防护网络。三重量子验证机制瞬间启动,量子密钥分发器以每秒10亿次的速度生成动态密钥,纠缠态光子在皮秒级时间内完成验证。攻击信号在百万分之一秒内被识别并阻断,监控屏幕上,代表威胁的红色波纹在触碰到蓝色防护屏障的瞬间湮灭。
次日清晨,能源部长握着陆琛冻得僵硬的手感慨道:“过去我们如同在黑暗中裸奔,现在终于穿上了坚不可摧的铠甲。”随后,美国其他州的能源部门纷纷主动联系陆琛团队,希望尽快部署量子防护网络。在得克萨斯州,团队面临着高温和沙尘暴的双重挑战。沙漠中的施工现场,温度高达45c,沙尘暴随时可能来袭。但工程师们没有退缩,他们搭建起临时的防风沙帐篷,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持工作,最终成功为得克萨斯州的能源系统装上了量子护盾。
二、欧洲:金融堡垒的数字长城
瑞士阿尔卑斯山脚下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秘密会议室里,全息投影中跳动的数据触目惊心。来自欧盟二十七个成员国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围坐在环形会议桌前,虚拟屏幕上的柱状图显示:过去一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