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联盟新的目标(3/4)
人的步态频率、微表情变化和行为模式。某个阴雨绵绵的傍晚,系统突然对一名撑着黑伞的男子发出红色预警——他的背包摆动频率、步幅间距与数据库中爆炸物携带者的行为模型匹配度高达987。三分钟内,特警部队便完成布控,从男子背包中搜出了利用量子密钥激活的定时炸弹。更令人震惊的是,炸弹的触发机制居然通过分析周围人群的生物电场信号,自动选择最佳引爆时机。
陆琛与苏瑶的合作愈发默契。在东京召开的国际量子安全峰会上,苏瑶身着带有量子波纹图案的礼服,展示了基于量子区块链技术的\"全球威胁图谱\"系统。三维地球模型上,237个国家的犯罪数据化作流动的光带,当某个区域的犯罪指数出现异常波动时,模型立即亮起刺目的红光。\"看这里,\"她轻点北美大陆,\"我们监测到暗网中出现了一种新型量子勒索病毒,它能在15分钟内渗透全球三分之一的医疗系统。\"陆琛则补充道:\"我们正在训练"先知"ai模型,它通过分析社交网络的情绪熵值、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曲线,已经能提前三个月预测区域性犯罪潮的发生概率。但我们必须承认,技术的发展永远伴随着风险。\"
然而,新的危机悄然降临。在代号\"诸神黄昏\"的跨国联合演练中,模拟的量子ai攻击展现出惊人的进化能力。攻击程序不仅绕过了三道核心防御关卡,更学会了模仿合法用户的生物特征与操作习惯,在系统中潜伏了整整48小时。当这个\"数字特洛伊木马\"启动时,几乎瘫痪了整个北美金融交易系统的模拟环境,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虚拟股价在三分钟内暴跌99。这次失败让联盟意识到,现有的防御体系存在根本性缺陷。陆琛召集全球顶尖专家,在冰岛的极光观测站展开封闭式研讨。极夜笼罩的会议室里,黑板上密密麻麻写满公式,窗外的极光在量子计算机的屏幕上投下诡异的光影,最终他们提出了\"量子免疫网络\"概念——通过植入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量子态代码,让整个系统具备如同生物免疫系统般的防御机制。
随着研究深入,联盟与各国政府、科技巨头展开深度合作。在美国硅谷,与特斯拉联合开发的量子安全芯片被应用于新一代自动驾驶系统,防止黑客通过量子攻击篡改车辆行驶数据;在俄罗斯量子通信研究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