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研究中的困难(1/4)
深冬的寒气顺着实验室的门缝钻进来,在精密仪器的金属外壳上凝结成细小的水珠。中央空调发出低沉的嗡鸣,却驱不散空气中弥漫的寒意。陆琛盯着量子计算机的运行参数,屏幕蓝光映得他眼底布满血丝,镜片上蒙着一层薄薄的水雾。实验台上,苏瑶正反复核对着ai算法的数据流,咖啡杯里的热气早已消散,只留下杯壁上一圈褐色的痕迹,宛如时间烙下的印记。这是人工智能与量子技术融合项目推进的第217天,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如同踏入迷雾笼罩的原始森林,每前进一步都要面对未知的荆棘。
整个实验室沉浸在压抑的氛围中。凌晨三点,量子计算模块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尖锐的声音刺破死寂的空气。大屏幕上的量子比特纠缠态数据开始剧烈波动,红绿交错的曲线如同心电图般疯狂跳动,像暴风雨中即将倾覆的航船。\"又出现数据坍缩!\"年轻的研究员小林声音发颤,白大褂的扣子错系了两颗,\"这次连ai的预测模型都跟着崩溃了。\"陆琛快步上前,皮鞋在瓷砖地面发出急促的声响,他发现原本稳定的量子叠加态在接入ai决策指令后,竟出现了诡异的相位翻转,就像两个齿轮强行咬合时迸出的火花,带着焦糊的气味。
问题的根源比想象中更加复杂。量子技术的叠加态特性允许一个量子比特同时处于0和1的状态,这种并行处理能力能让计算速度呈指数级增长;而人工智能依赖的深度学习算法,却建立在经典计算机的二进制逻辑之上。当两者强行融合,就如同让水墨画与油画共用同一调色盘——量子的不确定性与ai的确定性产生剧烈冲突,衍生出连理论框架都无法解释的新现象。苏瑶调出三个月来的实验日志,密密麻麻的数据记录里,失败的标记比成功的多出整整七倍。
安全风险的阴影始终笼罩着整个项目。在一次模拟测试中,团队搭建的加密系统在量子计算机的攻击下,仅仅用了17秒就被破解。那些存储着医疗数据、金融交易记录的ai数据库,在量子算力面前如同纸糊的堡垒。苏瑶调出监控画面,看着模拟黑客轻松获取用户生物特征信息,脊背一阵发凉。画面里,某癌症患者的基因数据被恶意篡改,医疗ai系统据此开出错误的治疗方案。\"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现实中,整个数字社会的信任体系都会崩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