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回1989(3/3)
是适应不了那里动不动就零下40多度的气候, 陈国栋不得不转业回到老家成昌县。为此还错失了提拔副团的资格,可他从来没有后悔过,毕竟还是老婆儿子重要。
有陈旭的时候陈国栋已经三十多岁了,也算是老年得子,倍加爱护,自己的前途和生命的繁衍相比不值一提。于是义无反顾的转业回家。
成昌县是全国十大贫困县之一,那在当时穷的是相当的稳定。别提gdp,就提生存环境吧。那是一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取暖基本靠抖,挖掘基本靠手,耕地基本靠牛,娱乐基本没有,照明基本靠油,老婆基本靠买,发财基本靠偷的年代。
都八二年了乡下的山沟沟里还时常有冻死、饿死的人呢。
全县的民生基本就靠着国家的扶贫资金勉强维持,近几年由于成昌县地理位置的原因,成立了许多厂矿。为一些大型的国企和重工业城市提供一些机械的配件,生活物资,还有大型炼钢厂需要的原材料和矿石,生活才慢慢的有所改善。像给拖拉机厂提供配件的轴承厂,造纸厂、纺织厂这些安顿了许多县内拿红本的和部队转业人员。
陈旭的父亲陈国栋转业到地方,由于出色的身体素质和公安中层领导的极度缺乏,他被分配到成昌县公安局,出任公安局刑侦科的科长。(这个要解释一下,部队到地方,级别是要降一级的。)
在转业回来的第三年,在陈国栋的运作下,把陈旭的母亲陈颖安排到教委下属的一个科室,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科员。因为陈颖是小学毕业,暂时就负责文件的抄录工作。
还算幸运的是,在陈国栋转业的当年,县里刚好建成一套家属院。从此他们一家终于算是有了自己的家,落户成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