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穷秀才(1/3)
“虽然谢正叔公后面中秀才是第二次才中,可他好歹也是中了!是咱们大羊村唯一一个秀才!那名头说出去可风光了,万一以后成了举人老爷,咱们村交粮税的时候都不会被那些官吏刻意刁难了,咱也可以蹭蹭举人老爷的光。”
“但是啊,老天爷就好像跟谢正叔公作对一般,后面考举人的时候就一直没中。”
“要俺说,俺就抱着秀才的名头回镇上教书了,考举人的路费、车马费、住宿费、笔纸都是好大一笔开销,听说一次就要二三十两呢!谢正叔公从乌发考成了白发,现在已经将近六十了。”
“他们家就生了他这一个,咱过世的曾叔祖可不得兢兢业业弄钱给他吗?谁知这是个无底洞,家里房子田地全部都卖掉了,可怜咱们曾叔祖一直到去世都没有享过谢正叔公的福。”
“你看这是一个秀才家办葬礼该有的场面嘛?俺听俺娘说,谢正叔公家有可能只能拿出一两银子给曾叔祖办葬礼了。”
秀才虽然也是功名,但它不能出仕为官,朝廷也没有俸禄发,仅仅只能在有限地情况下享受秀才功名带来的特权,比如说见官不需要下跪,能够和父母官对话的权力,能够免除自身的徭役还有一部分地税。
如果说秀才要继续往后面考的话,需要大量的金钱支撑。要是考中了举人那就飞黄腾达了,举人可以做官,还能获得地方豪强的经济支持,怎么都穷不到哪里去。
但是考举人极其艰难,一百个秀才里面可能才会出一个举人。但考秀才也不容易,沉没成本太大,大多数人都不甘心回乡教书或者受雇地方衙门长官做师爷、包揽词讼等事,还是决定继续举业。
大多数秀才都是屡试屡败,屡败屡试,最终耗尽家财,自古以来穷酸秀才得以此名。
谢虎说完后,叹了口气,拍了拍谢清风的肩膀沉声道:“狗儿你可别学谢正叔公啊,你家的情况咱都门清儿,我林婶可经不起你这么折腾。咱是老实人,要不你以后跟哥去当账房先生吧,哥还罩着你。”
“谢谢哥——”谢清风甜甜地笑道,将内口袋里刚才张氏揣给她的花生米放到谢熊和谢虎的兜中。
谢熊和谢虎这俩小孩哪经历过这种人情世故,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只一个劲地冲谢清风保证以后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