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训劣子李贵承申饬 嗔顽童茗烟闹书房(2/17)
的身份使他在面对学堂混乱时左右为难。他受到申饬,反映出贾府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对下人的严苛要求。
而茗烟闹书房这一情节,看似是顽童的冲动之举,实则反映出封建礼教下被压迫者的反抗情绪。茗烟作为宝玉的小厮,深知宝玉在贾府的地位,也感受到宝玉对封建礼教的不满。他的闹事行为,既是为宝玉出气,也是对学堂中压抑氛围和不公平现象的一种反抗。
整回目对第九回的内容起到了高度概括的作用。它涵盖了学堂从平静到混乱的过程,以及事件发生后相关人物的反应。同时,也暗示了贾府内部的种种问题,如教育的失败、子弟的不成器、等级制度的严苛等。这些问题如同冰山一角,预示着贾府未来的衰败命运,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让读者在品味回目的过程中,便能对整回的核心内容和深层意蕴有一个初步的把握 。
二、情节梳理
1.入学前的准备与告别
宝玉上学前,袭人作为贴心丫鬟,早早将书笔文物收拾妥当,整齐地摆放一旁。她坐在床沿,神情有些落寞,满心都是对宝玉的牵挂。见宝玉过来,袭人赶忙起身,拉着他的手,细细叮嘱:“你这一去学堂,念书的时候就一门心思放在书上,下学了就早些回来,别在外面贪玩。天气凉了,记得添换衣服,还有那手炉脚炉的炭火,你得盯着点那些小厮,让他们及时给你添上,可别冻着自己。”她的话语里,满是关切与担忧,像一位操心的长辈,将宝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
宝玉虽有些不耐烦,但也知道袭人是真心为他好,便点头应下,还不忘安慰袭人:“你别闷着自己,我去去就回。”说完,又特意去嘱咐了晴雯、麝月等丫鬟几句,才转身离开。从这一细节,不难看出宝玉对身边丫鬟的体贴,他并非只知享受的公子哥,对这些伺候他的人也有着深厚的情谊。
告别丫鬟后,宝玉先来到贾母房中。贾母正坐在榻上,见宝玉进来,脸上立刻露出慈祥的笑容。她招手让宝玉到跟前,拉着他的手,轻声嘱咐:“我的儿,在学堂里要听先生的话,和同学们好好相处,别受了委屈。要是有什么事,就回来告诉祖母。”贾母的疼爱溢于言表,在她心中,宝玉是最疼爱的孙子,生怕他在外面有丝毫闪失。
接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