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5/21)
思,又或许心存侥幸,认为家族的辉煌能够长久延续。然而,秦可卿的预言终究还是一步步成为现实。贾府后来在政治斗争中失势,家族经济陷入困境,子孙离散,最终走向衰败。秦可卿托梦王熙凤这一情节,以其深刻的警示和精准的预言,成为《红楼梦》中揭示家族命运的重要篇章,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封建社会家族兴衰的无奈与悲哀。
三、奢华葬礼:贾府的虚荣与衰败前奏
1.贾珍的悲痛与葬礼的奢华操办
秦可卿的离世,对贾珍而言,不啻于一场晴天霹雳。书中描述,当秦可卿的死讯传来,贾珍哭得泪人一般,如丧考妣。他的悲痛之情,溢于言表,全然不顾及平日的威严与体面,在众人面前尽显失态之状。这种悲痛,或许不仅仅源于翁媳之间的正常情感,结合红学界一些观点,暗示着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着更为复杂的情感纠葛,使得贾珍的哀伤显得格外深沉浓烈。
为了给秦可卿举办一场风光无限的葬礼,贾珍可谓是费尽心思,不遗余力地展现出贾府的奢华与阔绰。在棺材的选择上,他摒弃了常规的材质,相中了那副原本为义忠亲王老千岁准备的樯木。这樯木质地坚硬,纹理细密,且散发着一种独特的光泽,据说“千年不坏”,是世间难得的珍贵木料。为了得到这副棺材,贾珍不惜花费重金,全然不顾旁人的劝阻。他认为,只有如此珍贵的棺材,才配得上秦可卿的身份。
除了棺材,葬礼的各项仪式和用品也尽显奢华。从灵堂的布置到祭品的准备,无一不是精挑细选,力求极致。灵堂内挂满了绫罗绸缎,摆放着各种珍稀古玩,烛光摇曳间,尽显富贵堂皇。出殡那天,队伍绵延数里,浩浩荡荡。纸扎的童男童女、金山银山等陪葬品堆积如山,彰显着贾府的雄厚财力。一路上,鼓乐齐鸣,僧道诵经之声不绝于耳,吸引了众多路人驻足观望,成为一时的焦点。
贾珍还特意邀请了众多达官显贵前来吊唁,大摆筵席,招待各方宾客。宴席上,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应有尽有,每一道菜品都经过精心烹制,尽显贾府的饮食文化之奢华。这场葬礼,无疑成为了贾府展示家族实力和地位的舞台,然而,在这奢华的背后,却是贾府日益严重的铺张浪费问题。这种不计后果的挥霍,进一步加剧了贾府经济的负担,为家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