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11/19)
被凤姐压制,这次终于找到了发难的机会。而凤姐面对邢夫人的指责,心中虽有不满,但碍于邢夫人的身份,只能隐忍,这也体现出她在复杂人际关系中的无奈。
这些人物对话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贾府内部的矛盾和人物之间的勾心斗角,为我们深入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和情节提供了重要线索。
3.场景对比细节
《红楼梦》第七十一回中,作者运用了多组场景对比,深刻揭示了贾府表面繁华下的真实状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独特的写作意图。
贾母寿宴的繁华与尤氏饥饿形成了鲜明对比。寿宴上,贾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王孙贵族、公侯诰命纷纷前来祝寿,礼物堆积如山,珍馐美馔琳琅满目,处处彰显着家族的富贵荣华。然而,尤氏在忙碌一天后,却连饭都没得吃。她伏侍过贾母晚饭后,到凤姐房里,得知凤姐还未吃饭,自己便打算去园子里和姐妹们一起找吃的。这种强烈的反差,揭示了贾府内部管理的混乱和贫富不均。表面上的繁华掩盖不了内部的空虚和矛盾,也暗示了家族的繁荣只是一种虚假的表象,危机已经悄然降临。
重要宾客应酬与家宴温馨的对比也十分突出。重要宾客的应酬场面宏大,礼数繁琐,众人在觥筹交错间尽显虚伪和客套。南安太妃、北静王妃等重要宾客的到来,让贾府上下都小心翼翼地应对,每个人都在为了维护家族的面子和地位而表演。而家宴则充满了温馨和亲情,姐妹们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无拘无束。这种对比体现了作者对人性和真情的追求,也反映出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人们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此外,还有其他场景对比,如贾府的奢华与外面世界的贫困、主子的尊贵与丫鬟的卑微等。这些对比描写,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也深化了主题。作者通过这些对比,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以及人性的复杂和脆弱。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悲剧命运的同情。这种写作手法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六、第七十一回在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1.情节发展的转折点
《红楼梦》第七十一回在整部作品的情节发展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贾府从繁华走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