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瞒消息凤姐设奇谋 泄机关颦儿迷本性(12/22)
靠山,在官场中的地位岌岌可危,经济上也可能受到影响。这一情节与假玉风波相互呼应,进一步加剧了贾府的困境,让读者为贾府的命运捏一把汗。
在贾府内外交困之际,又引出了宝玉的婚事商议。宝玉失玉后病情严重,为了给他冲喜,贾母决定让他尽快成亲。然而,此时正值元妃丧服期内,且薛蟠还在监中,诸多因素让婚事面临重重困难。众人经过一番商议,最终决定越礼行事,采用王熙凤的掉包计。这一情节的发展既体现了贾府为挽救宝玉病情的急切心情,也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婚姻的束缚。同时,它与前面的情节紧密相连,假玉风波和王子腾之死使得贾府更加急于通过联姻来巩固家族地位,而掉包计的实施则为后续的悲剧埋下了隐患。
黛玉得知宝玉婚事这一情节,将故事推向了高潮。黛玉从傻大姐口中得知宝玉要娶宝钗,顿时神魂全失,表现出一系列异常之举。她的绝望和痛苦让读者感同身受,也为她的命运感到惋惜。这一情节与前面的情节相互关联,宝玉的婚事是导致黛玉悲剧的直接原因,而前面的种种变故则为这一悲剧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本回情节的曲折性和连贯性使得故事充满了吸引力,读者仿佛置身于贾府的复杂环境中,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心情起伏。这些情节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为后续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2.人物刻画细腻
《红楼梦》第九十六回对人物神态、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行了细腻入微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
在神态描写上,当贾琏拿到假玉后,“气色不好”“冷笑”,这些神态生动地表现出他的愤怒。送玉人“吓得手足无措”“跪下磕头”,其惊恐之态跃然纸上,反映出他做贼心虚的心理。而黛玉得知宝玉婚事时,“神魂全失”“两眼发直”,将她遭受巨大打击后的绝望和茫然展现得淋漓尽致。
语言描写也十分精妙。王熙凤在设掉包计时,一番言辞尽显她的精明和果断。她说道:“外面不许露一点风声,我说用人抬了林姑娘的花轿到园里去,把宝姑娘抬到新房里。”短短几句话,就把她的计谋和心思表露无遗,体现出她智谋过人、行事果断的性格特点。宝玉在疯傻状态下,对黛玉说“我为林姑娘病了”,简单的话语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