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狗彘奴欺天招伙盗(12/20)
担心被贾赦折磨、被配给小厮,这种对未来的恐惧源于封建礼教赋予主子对奴仆的绝对权力。在封建礼教的框架下,奴仆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他们的婚姻、前途等都由主子随意决定。鸳鸯深知自己无法摆脱这种命运,最终选择以死抗争,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妙玉被劫事件同样反映了封建礼教的压迫。妙玉出身富贵,自幼带发修行,心性高洁,追求精神上的纯净和自由。但在封建礼教的社会环境中,她的这种追求显得格格不入。她身处贾府这个世俗的环境中,却又无法真正融入其中。她对刘姥姥的嫌弃,并非仅仅是个人的孤傲,而是对世俗礼教的一种反抗。然而,她的反抗并不能改变她的命运。盗贼的闯入,打破了她的宁静生活,她被贼人看中美色而被劫走。这一遭遇表明,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女性无论身份高低,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她们的身体和尊严随时可能受到侵犯。
此外,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还体现在对她们行为和思想的规范上。女性必须遵守三从四德,不能有自己的独立意志和追求。鸳鸯和妙玉都试图突破这种束缚,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她们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以及在这种制度下人物的无奈和悲哀。
2.家族兴衰的警示
《红楼梦》第一百十一回中,贾府失窃等情节宛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家族的衰败之象,同时也为后人敲响了家族兴衰的警钟。
贾府失窃事件是家族衰败的直接体现。贾母去世后,贾府上下忙于丧事,一片混乱。凤姐因操劳过度又遭指责而卧床不起,贾府管理陷入无序,安保措施形同虚设。盗贼能够轻易潜入,如入无人之境,足见贾府内部管理的疏松。这就像一座大厦,根基不稳,内部管理的漏洞如同大厦的裂缝,一旦出现问题,便会迅速蔓延。而且,贾府对财物管理混乱,除鸳鸯和贾母外,无人知晓贾母柜子里的财物情况,这反映出家族在财务管理上的缺失。这种管理上的混乱,使得贾府在面对外部威胁时毫无抵抗力,加速了家族的衰败。
从人物层面来看,贾府内部人心涣散,家奴为私利背叛家族。何三本是周瑞家的干儿子,却因赌场输钱,勾结盗贼盗窃贾母房间财物。他的行为不仅暴露了个人的贪婪和自私,更反映出贾府用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