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忏宿冤凤姐托村妪 释旧憾情婢感痴郎(1/16)
一、回目解析
1.回目含义阐释
“忏宿冤凤姐托村妪,释旧憾情婢感痴郎”这一回目,字面意思清晰明了。“忏宿冤”指王熙凤自觉罪孽深重,对过往所造下的冤孽有所忏悔;“凤姐托村妪”则是病重的王熙凤将女儿巧姐托付给刘姥姥,希望为巧姐寻个好出路。“释旧憾”体现了小红和贾芸在凤姐病重时前来探望,放下过去的遗憾,展现出感恩之情;“情婢感痴郎”描绘了小红的忠心感动了贾芸这类痴情人。
其深层寓意丰富,反映了人物命运的转变和人性的复杂。王熙凤从曾经的精明强干、威风八面,到如今的脆弱无奈,体现了命运的无常。小红和贾芸的行为则展现了在贾府复杂环境中真挚情感的难能可贵。
这一回目在整回情节中起到了统领作用,概括了本回的主要情节,使读者在阅读前就能对大致内容有所了解,引导读者关注人物的命运和情感变化。
2.回目与情节关联
回目“忏宿冤凤姐托村妪,释旧憾情婢感痴郎”精准概括了本回的主要情节。“忏宿冤凤姐托村妪”对应着王熙凤病重之际,自觉罪孽深重,将巧姐托付给刘姥姥的情节。书中详细描述了凤姐与刘姥姥的对话,展现出她对女儿未来的担忧和对刘姥姥的信任,体现了“忏宿冤”与“托村妪”的紧密联系。
“释旧憾情婢感痴郎”则概括了小红和贾芸在凤姐病重时前来探望的情节。小红曾被王熙凤赏识,即便被逐出贾府,仍不忘旧主恩情,她和贾芸的到来,放下了过去的遗憾,凸显了“释旧憾”;而他们的忠心和感恩之情,也体现了“情婢感痴郎”。
在与前后文情节的呼应上,此回目与前文王熙凤的精明算计、机关算尽相呼应。曾经威风八面的她如今落得病重托孤的境地,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命运的无常。同时,小红和贾芸的重情重义也与前文他们在贾府的经历相呼应,展现出他们性格的连贯性。此外,本回目也为后文巧姐的命运转变以及宝玉等人的思想变化埋下了伏笔,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3.回目艺术特色
《红楼梦》第一百十三回的回目“忏宿冤凤姐托村妪,释旧憾情婢感痴郎”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在语言上,简洁凝练却表意深刻,“忏宿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