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2/20)
定了悲剧的基调。他的经历如同一个缩影,预示着书中众多人物的悲惨结局,引导读者走进这个充满悲欢离合的世界。
甄士隐象征着“真事隐”,这与他的名字相呼应。在封建社会,许多真实的事件和情感往往被隐藏起来,不能直接表达。作者通过甄士隐这一形象,将真实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巧妙地隐藏在故事背后。他的遭遇看似是个人的不幸,实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人情的冷暖以及命运的无常。例如,英莲被拐骗,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治安的混乱;家道中落则体现了富贵无常的道理。
此外,甄士隐还是一个悟道者。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他遇到了跛足道人,听到了《好了歌》及注解,顿时恍然大悟,随道人飘然而去。这一情节象征着他对尘世的超脱,对人生虚幻的深刻认识。他的悟道也为书中其他人物的命运走向提供了一种启示,暗示着无论富贵贫贱,最终都难以逃脱命运的安排。
甄士隐在《红楼梦》中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角色,他既是故事的开篇者和引路人,又象征着“真事隐”,同时还是一个悟道者。他的存在使得《红楼梦》的故事更加深邃,主题更加隐晦,为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考空间。
2.详说太虚情的内容与意义
在《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中,甄士隐向贾雨村详细讲述了太虚情,这一情节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意义。
从具体内容来看,甄士隐讲述了贾宝玉的来历以及太虚幻境的故事。贾宝玉本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石头,经过修炼后幻化成通灵宝玉,随神瑛侍者下凡历劫。太虚幻境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里面存有金陵十二钗等众多女子的命运判词和曲子,预示着她们的悲惨结局。这些内容揭示了《红楼梦》故事的神话背景和人物命运的预先设定。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对《红楼梦》整体故事和人物命运有着重大的揭示意义。它为整个故事提供了一个宏观的框架,让读者明白书中人物的命运并非偶然,而是早已注定。例如,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和曲子,详细描述了她们各自的命运走向,如林黛玉的“玉带林中挂”,薛宝钗的“金簪雪里埋”,暗示了她们爱情和人生的悲剧结局。这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命运的无常和不可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