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8/20)
社会的期望,选择了一条与世俗不同的道路。从哲学层面来看,出家象征着他对人生虚幻的深刻认识。他意识到世间的一切繁华富贵都是过眼云烟,只有通过出家修行,才能达到精神的超脱和心灵的宁静。从文化层面来看,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和佛教思想的影响。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超脱尘世,佛教强调因果报应、轮回转世,贾宝玉的出家正是对这些思想的一种实践。
贾宝玉与太虚幻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太虚幻境是一个神秘的地方,里面存有金陵十二钗等众多女子的命运判词和曲子,预示着她们的悲惨结局。贾宝玉曾梦游太虚幻境,看到了这些判词和曲子,但当时他并不理解其中的含义。随着故事的发展,他逐渐目睹了身边女子的不幸遭遇,才明白太虚幻境所揭示的命运是无法抗拒的。太虚幻境就像是一个命运的预言,而贾宝玉的出家则是对这种命运的一种回应,他选择离开这个充满悲剧的现实世界,回归到太虚幻境所代表的虚幻之中。
贾宝玉与石头也有着紧密的关联。他本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石头,经过修炼后幻化成通灵宝玉,随神瑛侍者下凡历劫。石头象征着他的本质和灵魂,而通灵宝玉则是他在尘世的象征。当他选择出家时,通灵宝玉也回归到了石头的本相,这意味着他摆脱了尘世的羁绊,回归到了最初的纯净状态。
贾宝玉的出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同时与太虚幻境、石头紧密相连。这一归宿不仅是他个人命运的结局,也反映了《红楼梦》所表达的人生无常、命运轮回的主题。
2.袭人、宝钗等人的结局
人物
结局
结局合理性及对人物形象的深化作用
原着判词与结局对比
袭人
袭人在宝玉出家后,嫁给了蒋玉菡。她原本是贾母身边的丫鬟,后被贾母派去伺候宝玉,一直尽心尽力。在宝玉出家后,她失去了生活的依靠,而蒋玉菡是忠顺王府的优伶,与宝玉有过交往,且为人还算忠厚。她嫁给蒋玉菡,从现实角度看,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安身之所。这一结局深化了袭人务实、懂得为自己打算的人物形象。她不像黛玉那样追求纯粹的爱情,而是更注重实际的生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