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贾巧姐(4/12)
这份“巧”获得相对圆满的结局。
4.结仇与危机
在贾府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巧姐与贾环、贾芸等人结下了仇怨。第84回中,巧姐惊风发作,病情危急,王熙凤心急如焚,四处求医问药。就在这时,贾环不慎打翻了药铞子,这一行为让王熙凤怒不可遏,也让巧姐对贾环心生怨恨。一个小小的意外,却在巧姐与贾环之间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第88回里,巧姐见到贾芸就哭,这一细节暗示了两人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不愉快的过往。或许是贾芸的某些行为让年幼的巧姐感到害怕或不安,从而导致她对贾芸产生了抵触情绪。
随着贾府的逐渐衰败,巧姐面临的危机也日益加剧。在第114回,王熙凤去世后,王仁露出了贪婪的本性,想趁机捞一把。巧姐对他的行为十分不满,直言“我妈妈在时舅舅不知拿了多少东西去”。王仁因此怀恨在心,与贾环、贾蔷、贾芸、刑大舅等人为了谋取私利,密谋将巧姐卖给一个外藩王爷。
这些所谓的“舅兄”们,在利益的驱使下,完全不顾及亲情和道德。他们的行为不仅违背了人伦常理,也将巧姐推向了绝境。巧姐原本是贾府的千金小姐,享受着荣华富贵,却因为家族的衰败和这些人的阴谋诡计,陷入了生死危机。
在这场危机中,巧姐孤立无援。她年纪尚小,无法反抗这些人的恶行。而贾府此时也已摇摇欲坠,无力保护她。她的命运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朝着未知的深渊滑落。然而,命运的转折往往就在不经意间,刘姥姥、平儿、王夫人的出现,为巧姐带来了一线生机,她们能否成功营救巧姐,让她摆脱这场危机,成为了故事中扣人心弦的悬念。
5.结局之谜
《红楼梦》原着未完成,不同版本中贾巧姐的结局存在差异,这也引发了众多读者和学者的探讨。
曹雪芹原意虽未明确呈现,但从脂批和探佚学可窥得一些线索。脂批和探佚学认为巧姐最后被卖到了青楼,后由刘姥姥赎身。这种结局有一定依据,从巧姐的判词“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来看,贾府衰败后,巧姐失去庇护,被亲人出卖是极有可能的。而当时社会的残酷现实,将她卖入青楼也符合家族败落后的悲惨走向。同时,脂砚斋批语刘姥姥“有忍耻之心,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