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糖衣炮弹(1/3)
就在李磊小心翼翼地周旋于林海源和刘舒瑶之间,试图在这场复杂的棋局中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打乱了他所有的节奏——恒信集团,这头来势汹汹的巨鳄,竟然一反常态,放低了姿态,主动向本地的电子产业伸出了“橄榄枝”。
消息最先是从一些行业协会和商会里传出来的。恒信集团派出了一个由高层领导带队的代表团,密集拜访了市内几家规模较大、有一定影响力的电子企业(当然,暂时还不包括星辰电子厂和刘舒瑶的新工厂这种“眼中钉”)。代表团的态度出奇地“谦逊”和“真诚”,完全没有人们想象中那种财大气粗、盛气凌人的样子。
他们不仅详细介绍了恒信智能科技产业园的宏伟蓝图和先进技术,更反复强调,恒信集团此次入驻,并非是为了挤垮本地企业,搞恶性竞争,而是希望与大家“合作共赢”,共同将本市打造成国内领先的智能科技产业高地。
恒信的代表在各种场合公开表示:“我们深知,一个产业的繁荣离不开所有同行的共同努力。恒信集团愿意开放我们的技术平台、供应链资源和市场渠道,与本地优秀的电子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我们希望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把蛋糕做大,提升整个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将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我们市真正的经济支柱!”
为了表示“诚意”,恒信集团还宣布将成立一个“本地电子产业发展基金”,首期注资10个亿,用于扶持本地有潜力的中小电子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他们甚至还提出,愿意与本地企业组建联合研发中心,共享部分专利技术。
这一系列组合拳打出来,效果立竿见影。原本对恒信集团充满警惕和敌意的本地电子企业,态度迅速发生了转变。毕竟,谁会跟钱过不去?谁不想搭上恒信这艘巨轮,分一杯羹?一时间,对恒信集团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不少企业老板开始主动向恒信示好,希望能尽快搭上合作的快车。市里的媒体也连篇累牍地报道恒信集团的“远见卓识”和“社会责任感”,将其塑造成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及时雨”。
李磊得知这些消息后,肺都快气炸了。他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报纸上恒信代表团与本地企业家“亲切交流”的照片,恨不得把报纸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