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谦川离开(2/3)
不过今年云歌和白鹤明来了,白家的日子早已不同以往,住上了防风保暖的砖瓦房,冬衣的水平也要提高一截。
云歌说道,“大人做一身棉衣棉裤,大概需要两斤棉花,小孩的一斤就够了,咱们家人口多,算上茵姐儿和凉儿,全部做新的得二十七八斤。”
蒋桂花说,“这些旧的可以弹松后掺进新棉花里,买二十斤就够了。”
婆婆一碗水端平、娘家出得上力,加上自己学会了织布,还在识字和学算术,蒋桂花渐渐有了底气,挺直了腰杆,敢在家里的事情上主动开口出谋划策了。
云歌点头,棉花不便宜,能省一些是一些,新旧棉掺杂后,棉衣棉裤可以做厚一些,不影响保暖效果。
“买二十三斤吧,再给每人缝一双高鞋帮的新棉鞋,每年冬天脚脖子都冻得乌青,寒从脚入,多少病都是因为这个来的。”
谦川说道,“在繁昌县买棉花,一斤要一百八十文,我记得咱们之前去苏州府城的路上,路过一处有大片棉花地的乡镇,在那里直接和农人买一斤棉花只要一百六十文,二十三斤差不多能省下半两银子。”
“正巧我就要去苏州府城看望外婆与舅舅了,咱们现在有自家的马车,不如我路过那里把棉花买上吧。”
当初云歌和云老太、云杜仲约定每两个月送一次药对一次账,他们八月中旬离开苏州府城,此时已是十月中旬,去府城还得五六日路程,谦川该出发了。
谦川善于观察和学习生活中的事物,之前他跟着云歌和白鹤明去府城,坐过不少次马车,一直留心观察马车是怎么赶的,这会儿总算是用上了。
云歌见他赶车有模有样,有些奇怪,“老二什么时候学的赶马车?”
谦川回答,“我当初猜到家里以后会有马车,在府城时专门请舅舅教过我要点。”
不过谦川万万没想到,才回来两个月,家里就有马车了,他本以为要等明年到了苏州府城才会买马车呢。
谦川一个人出远门,没有一大家子出去讲究那么多,蒋桂花给谦川包了一身换洗的衣裳,一双鞋子,烙了一叠饼子。
云歌把做好的几大罐子药密封起来,用稻草和破布妥善包好,装进箱子放在马车最里面,这是车上最贵重的东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