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充满希望的地方(2/3)
大牛坐在车辕上,吆喝着老黄牛慢悠悠的往安江镇去了。
季初夏只觉得眼睛不够用,远处连绵的青山,一望无尽的田地里都是秧苗,道两边是又粗又高的树,虽然没有柏油路那么干净,可这处处都是美景,就连路边的小草都显得可爱,这真是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还有坐在身边的这些人,显然都很和善,就是话有些多,从对自己伤势的嘘寒问暖到村子里东西两院的八卦,一路上都没闲着,反倒是自己的娘亲很安静,笑眯眯的看着众人说的热闹。
安江镇离石郎庄并不远,也就四里地的样子,镇子比村子里多了很高的围墙,进去镇子的门口有两个人看守着,看守的人穿着乌衣皂靴,胸前硕大的一个皂字。
这样的装扮一般称为门子,也就是守门的人。
季初夏记得自己看过的书上说,封建王朝在管理上采取的官不下县政策,也就是说县令是最小的官员,再往下的镇、乡或村,是由乡绅代管,不知道这里是不是也这样。
门子只负责开门关门,什么人进城和出城都跟看不见似的。
到了安江镇,季初夏打量着街道两边的铺子,原主记忆里接收到的讯息不少,其中就包括这几年风调雨顺,百姓的日子也过的没那么艰难,所以安江镇里的买卖铺子一家挨家可不少。
杂货铺、胭脂水粉铺、布庄和粮铺都有,还有一些挑挑子走街串巷的货郎,街道两边支起来棚子的食铺子,真是好热闹,烟火气息浓郁的让人目不暇接。
乔大牛把牛车停在了十字路口的空地处,那边已经有了不少拉脚的车夫,郑秀娥带着孩子们下车,拿出来五个铜板递过去。
“嫂子,你这份回家再说。”乔大牛轻声说。
陈秀娥哪里肯,把铜钱放在了车上:“拿着吧,这也没多给。”
众人都给铜板的时候,季初夏留心看过了,原来坐牛车到镇子上要两个铜板,还不太清楚这里的物价,但按照一千个铜板是一两银子来算的话,还真挺便宜的。
一行人先来到了江南绣庄交绣活儿,季初夏牵着弟弟的手站在旁边,前头排了好长的队,这些挎着包袱的人里有上年纪的老妇也有小姑娘,季初夏低头看看自己的手,绣花这事儿原主也不会,可真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