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年仅十八,天赋异禀的公主殿下(1/3)
祝仁听出来了其中的意味,只是温和地笑了笑,谦虚地回应:
“公主殿下过誉了。我们龙国地大物博,人才辈出,无论南方北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说得也是。”辛西娅公主笑着点点头,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上打趣,而是很自然地转到了两人都非常感兴趣的诗词领域,
“祝先生,上次诗会一别,我回去之后又仔细品读了您那七首关于元宵灯火的诗词,真是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尤其是那首《青玉案》,意境实在太美了。
那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仅画面感极强,其中蕴含的那种寻觅、迷茫与最终在不经意间豁然开朗的顿悟感,这种情感的捕捉和表达……”
她微微停顿,似乎在寻找恰当的词语,然后用纯正的母语轻声念诵:
“……y heart aches, and a drowsy nubness pas
y sense, as though of helock i had drunk,
or eptied dull opiate to the dras
one ute past, and lethe-wards had sunk……”
念完,她抬起眼看向祝仁,眼中带着知音相遇的欣喜: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翡翠王国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夜莺颂》。
诗人在聆听夜莺歌唱时,也产生了类似想要远去、消融、浑然忘却尘世烦恼的强烈感受,
那种沉浸在美的瞬间,试图超越现实痛苦的情感,我觉得和您诗中那蓦然回首的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一种灵魂深处的触动。”
祝仁惊讶于她信手拈来的引用和读到深刻的理解,不由得点头赞同:
“公主殿下所言极是,诗歌的魅力正在于此,它能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隔阂,触动人类共通的情感。
济慈的诗歌我也有幸读过一些,他对于感官体验和瞬间美的捕捉确实登峰造极。
而在我们华夏古典诗词中,我们称之为意境的营造,同样追求这种超越言语之外的韵味和感发。”
他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