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天镇战役(十八)(3/6)
二十人活了下来。白汝庸无奈之下,只得抽调兵力接手一营的阵地。幸好此时天色渐晚,朝生平四郎不熟悉地形,于是偃旗息鼓在城外驻扎下来,打算次日再进行攻城。
李宏率领部队连夜行军,一路上马不停蹄来到了日军的后方毛沟村。毛沟村位于天镇县逯家湾镇,附近有一条公路是从永嘉堡站到天镇县城的,这是日军的一条补给线。本来正常情况下日军可以通过火车直接运到天镇车站,但是天镇车站距离守军太近,处在守军攻击范围内,因此日军只好在永嘉堡站停下,由卡车运输到天镇城下。
抵达毛沟村后,李宏并没有进村,而是在村子附近的树林里隐蔽了下来,同时派出王二宝去侦察敌情。
次日上午九点,王二宝返回了树林,向李宏汇报了天镇城的战况和发现的敌情。根据王二宝的情报,日军又有一个车队从永嘉堡站出发,预计一个小时后将从这里经过。
于是李宏立刻召开作战会议,王二宝将情报介绍完后,李宏问道:“我打算伏击这支车队,你们有什么想法?”
四位排长都表示同意,这其中以徐志清和刘小伟最为兴奋。如今李宏的连里,刘小伟的排论装备最好,火力最强,罗广文排装备次之,战斗力中规中矩,吴青排擅长白刃拼杀,进攻性极强。
李宏带着部队来到了公路旁,然后开始观察这段地形。这段公路是东北到西南走向,公路的一边是一个山坡,另一边则是一片荒地。山坡不高,距离公路也就六十米不到,而且坡度也缓,人可以跑着上坡。此外,罗家山距离这里不远,日军在罗家山驻扎了一个步兵小队,随时可以支援过来。
李宏看着地形,山坡上除了一些荒草,什么植被都没有,这种地形一旦挖土构筑阵地,肯定会被敌人第一时间发现。若是日军飞机从上面飞过,只需向下瞅一眼,就能发现山坡上有敌人。可以说,这个地形并不适合伏击战。但是常言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李宏恰恰决定就在这里伏击日军车队。这里的地形根本不会引起日军的怀疑,并且距离罗家山很近,驻扎罗家山的日军可以在二十分钟之内跑步赶到支援。就算是天镇城下的日军大部队,也可以在半个小时内抽调骑兵增援。这些情况对李宏来说都很不利,但是同样的这些情况也会让日军麻痹大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