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留学生计划(3/4)
康熙、雍正两朝,从未出现过这般情形。
杨名时哆哆嗦嗦地开口,声音带着哭腔。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臣……臣实在愚昧,一直以为我大清乃天朝上国,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从未想过西洋那些蛮夷之地竟有如此厉害之处,臣实在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啊!”
杨名时顿了顿,努力让自己镇定些,接着说道。
“陛下圣明,见识远超臣下。
如今既已洞察西洋厉害,臣愿听候陛下差遣。
只是这变革之事,牵扯甚广,还望陛下明示,臣当竭尽全力,弥补之前的过错。”
他一边说着,一边不断磕头,额头与地面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 ,心中满是懊悔与惶恐。
弘历神色稍缓,目光中却依旧透着不容置疑的坚毅,说道。
“杨名时,朕知你一片忠心,守旧不过是因循旧例。
如今既已知晓了不足,那便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朕决意派遣学子到西方诸国访问学习。
朕命你主理此事,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一批聪慧好学、品行端正的年轻才俊。
年龄限定在十四至十六岁之间,此年龄段的少年朝气蓬勃、思维敏捷,可塑性极强,正适合远渡重洋求学。
月底务必筛选出八百人。”弘历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杨名时。
杨名时听闻此言,忙不迭地叩首,应道:“陛下放心,臣定当殚精竭虑,办好此事。”
杨名时问道:“陛下,学子们远渡重洋之前,还需做诸多准备,尤其是语言与西方文化的学习,不知陛下有何指示?
弘历沉声道:“朕命你即刻招募那些精通西学的满汉学者和富有学识的传教士。
让他们在短时间内编写出一套系统的教材,涵盖西洋语言、天文历法、数理化知识以及西方风土人情等内容。
要确保教材通俗易懂、条理清晰,便于学子们快速掌握。”
“另外,在京城之内寻一片宽敞、静谧且安保周全之地,作为学子们的集中培训场所。
自十二月起,将挑选出的一千名学子汇聚于此,由传教士开展为期一个多月的封闭式集中培训。
培训期间,务必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