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事先张扬的营销(2/4)
“干得好。”李誉让布朗联系媒体,没想到这家伙还联系了连锁经理——有了这种暗箱操作,活动哪里有失败的道理?!
“你再沟通一下媒体,引导一下针对事件的专访,将他们公司用跟踪采访形式加进去。”李誉想了下说道,“给你1万美元的公关费用,给前来的媒体朋友封个红包,或者买成礼品。”
“这,不合规矩吧?”布朗说道,他做媒体人时,也没收过礼物啊。
“以后就是规矩了。”
李誉的语气很光棍,毕竟,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
一场事先张扬的营销事件!
卡耐基培训,带着多重光环,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机构,其芝加哥中心要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电话营销。
该报道一出,就迅速吸引了很多关注的目光,到底什么样的营销,可以冠以“史无前例”的称号?!实际上,还有很多人质疑此次活动,并非“史无前例”,质疑的原因是:电话营销很多公司用过,比如华尔街,现在都用喊的。不过,如此张扬,如此具有标志性事件,如此借用一个体育场的大活动,并且只针对一款生活产品,确实是“史无前例”的。
质疑一起,也有大咖发声,支持与反对互怼,加上卡耐基的影响力,这活动就火了。
在和卡耐基培训方面沟通的时候,李誉就拿着卡耐基的鸡毛令箭,联系了电话公司,要求赞助。虽然,最后没看到现金,但对方以“1美元”的价位,租赁给自己50部电话,并负责活动现场的安装调试,还免除了当日话费。这已经将李誉的成本压缩到了最低。
电话公司方面是举双手双脚赞成这个活动的,因为活动一旦成功,就会迎来诸多公司的纷纷效仿,不光安装电话,还有可见的巨额话费的产生。
媒体方面也乐见其成,能够亲历历史,成为现场的一份子,也是与有荣焉,而且,炒作事件本来就是媒体乐意的。就像后世足坛的魔力鸟,在英超的时候,媒体天天跟他干架,后来出走意大利,舰队街面临报纸销量的下滑,又纷纷想念起来。
民众也开心,电话虽然还没有全民普及,但关于电话的用处一直没有开发彻底,现在多了个“营销”用途,大家也关注着此事能否成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