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为了外祖留下的财产(2/4)
些心怀不轨之人借机生事。”
冉南雪在捐了家产后,也自动搬出了冉家老宅,与丈夫搬到父母给她陪嫁的这幢二层小楼。
冉以沫来自后世,实在很难理解这个时代人们的想法,在她看来,就算为了自保,也没有必要散尽家产。
等后来她慢慢融入这个时空,亲身经历了一些事情后才明白,冉南雪捐出家产的决定有多明智。
打量着眼前的小院,没有豪华的装饰,没有奢侈的家具,但一切都很温馨。
阳光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径上跳跃,为这方寸之地披上了一层淡淡的、柔和的金黄色外衣,使得整个院子显得更加宁静而祥和。
整个院子不大,扣除房屋建筑后,空余的院子也就十来个平方,但每一寸空间都被充分利用。
中央的石桌,历经风霜雨雪,石面上留下了时间的痕迹。
靠近厨房的一角,安装着一个老式的压水闸阀,不用费太的力气就能从井里把水压上来。
院子的左侧,用石块堆砌起一个不大的花台,虽名为花台,却未种植任何花卉,而是被细心地分割成了几小块,分别种植着小葱、大蒜、韭菜和几株茁壮成长的番茄苗。
这些日常的蔬菜,不仅为这个小院增添了几分生机。
房子是典型两层砖木结构,一楼除了宽敞的客厅,还设有一间堆满杂物却井然有序的房间,以及一间书房,这里是冉以沫还有哥哥最爱的地方。
楼上设有三间卧室,其中一间属于冉南雪夫妇,另外两间则是她与哥哥尹逸尘各自的天地。
卧室布置简洁而温馨,每一件家具都透露出岁月的痕迹,处处都有家的味道。
整个房子的布置既符合当下的生活需求,又没有丝毫的奢华之气,反而处处洋溢着家的温暖与安宁。
“哥哥,当初冉家帮助八路军和老区人民的那些证明,不管是报纸,还是收条都要让妈妈保存好,有那个东西在,别人想打这个小院的主意也得掂量着来。”
当年冉南雪凭借着一份份泛黄的历史凭证,有冉家在抗日战争时期慷慨解囊,支援八路军药品与物资的证明,以及在随后的内战中,冉家急续发扬大爱,向老区捐赠大量急需物资的凭证。
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