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2/3)
的有二十六两。”
云歌把账本收下,回头再细看,铺子的收益超出了她的预期,土布倒还好,药能卖得这么好云歌有些没想到。
“娘做的药有些不够卖,为了不断货,到第二个月舅舅他们已经每日限量卖药了,舅舅说想请娘多做一批药,过年前我再去苏州府城送一趟。”
钱送上门来,自然没有往外推的道理,云歌点头道,“我核对一下账本,算清缺口的量后再做一批。”
云歌想明白了,这种成品药能卖得这么好,还是因为古代看大夫和煎药过于麻烦,她做的三种药效果好、价格不贵、还方便携带,治的也是常见的病痛,名声打出去后肯定有很多人愿意买。
眼看寒冬将至,云歌打算在新一批药里多加一些品类,治风寒等冬天易得的病,按需做药生意才会更好。
“棉花我在路上买了二十三斤,和棉农讲了一番价,答应帮他给他在苏州府城的亲戚捎个信,又多送了一斤。”
新棉花已经搬到正房里了,洁白柔软的棉花用粗布口袋装了几大袋,蓬松的棉朵从开口处钻出来,让人很想把手伸进去压一压。
云歌说道,“天气已经冷了,待会儿就把棉花和布给各房发下去,让大家尽快把棉衣穿上。”
一大家子的棉衣做好,当初靳蓬骁将军送的那一批布也就彻底用完了,之前的旧衣布料也不会浪费,云歌打算让人掺些旧棉花做成坐垫,放在椅子上,不然寒冬腊月里乍一坐下会冻屁股的。
“你外婆和舅舅舅母可好?柏仁和末药两个小家伙怎么样了?”
“外婆身体康健,自从行善居开起来,外婆的药婆行当也做得更好了,现在有不少官宦家的内眷请她去看病,外婆说打算攒够了钱换个宽敞些的院子住。”
“杜仲舅舅和葛舅母如今主管行善居的生意,一个月出去收一趟土布,一切如常,柏仁每日上半天学堂,其余时间在铺子里当帮忙;我告诉外婆娘在家里教孙女们读书识字,外婆听了打算回头请一位女先生也教末药识字。”
云歌听见娘家人过的好,心情愉悦了几分,“府城的女先生难请吗?”
谦川也好奇这个,所以专门打听了一下。
“府城和县里乡里不同,小户人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