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介子推守志焚绵上 太叔带怙宠入宫中(5/10)
计较。
还有介子推,原本也是跟随流亡的人。他为人极为狷介,在渡河的时候,听到狐偃有居功自傲的言论,心中十分鄙夷,耻于与狐偃等人同列。自从跟随众人朝贺晋文公一次之后,就托病在家,甘愿守着清贫的生活,亲自编织草鞋,以此侍奉自己的老母亲。晋文公大会群臣,论功行赏时,没有见到介子推,偶尔将他遗忘,竟然没有过问。
邻居解张,见介子推没有得到赏赐,心中愤愤不平;又看到城门上悬挂着诏令:“倘若有遗漏的功劳尚未评定,允许本人前来申诉。” 特意来到介子推家,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介子推只是笑笑,没有回应。老母亲在厨房中听到后,对介子推说:“你为晋文公效劳十九年,还曾割下自己的大腿肉救他,劳苦功高。如今为何不自己去说呢?说不定还能得到几钟粟米,解决每天的饮食问题,这难道不比编织草鞋强吗?” 介子推回答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只有主公最为贤明。晋惠公、晋怀公没有德行,上天不再帮助他们,才把国家交给主公。各位大臣不明白天意,争相居功,我都为此感到羞耻!我宁愿终身编织草鞋,也不敢将上天的功劳据为己有!” 老母亲说:“你虽然不追求俸禄,但也应该入朝拜见一下国君,这样也不算埋没了你割股救主的功劳。” 介子推说:“孩儿既然对国君无所求,又何必去拜见呢?” 老母亲说:“你能做廉洁之士,我难道不能做廉洁之士的母亲吗?我们母子应当隐居在深山之中,不要再混迹于市井了。” 介子推十分高兴,说:“孩儿一直喜爱绵上,那里高山深谷,如今我们就去那里吧。” 于是背着老母亲前往绵上,在深谷中搭建草庐,穿着草衣,吃着山间的果实,打算就这样度过余生。邻居们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去向。只有解张知晓此事,于是写了一封信,趁夜悬挂在朝门上。
晋文公上朝时,近臣收得这封信,呈献给晋文公。晋文公读信,上面写道:“有龙矫矫,悲失其所;数蛇从之,周流天下。龙饥乏食,一蛇割股;龙返于渊,安其壤土。数蛇入穴,皆有宁宇;一蛇无穴,号于中野!”
晋文公看完信,大吃一惊,说道:“这是介子推的怨愤之词啊!从前我路过卫国时缺粮少食,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我吃。如今我大赏功臣,却唯独遗漏了子推,我的过错真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