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先轸诡谋激子玉 晋楚城濮大交兵(6/12)
尚未灭亡的宋国之围,却要我们恢复两个已经灭亡的国家,你想得也太便宜了!” 先轸急忙暗中踩了一下狐偃的脚,然后对宛春说:“曹国和卫国罪不至灭亡,我们国君也想恢复他们的地位。请您暂且到后营休息,容我们君臣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说完,栾枝便带着宛春到后营去了。
狐偃不解地问先轸:“子载(先轸字子载),你真的打算听从宛春的请求吗?” 先轸说:“宛春的请求,不能听,又不能不听。” 狐偃更加疑惑:“这是什么意思?” 先轸解释道:“宛春此次前来,是子玉的奸计,他想把恩德留给自己,把怨恨归于晋国。我们若不听从,就会抛弃曹卫宋三国,怨恨就会落在晋国头上;若听从,恢复三国地位的恩德就归楚国了。如今之计,不如私下答应曹卫两国,离间他们与楚国的关系,再扣押宛春,激怒楚国。子玉性情刚烈急躁,必定会调兵前来与我们决战,这样宋国之围不用我们去解,自然就会解除。倘若子玉自行与宋国讲和,那我们可就失去宋国这个盟友了。” 晋文公听后,有些犹豫地说:“子载的计策很好!但我之前受过楚君的恩惠,如今扣押他的使者,恐怕在报答恩情方面说不过去。” 栾枝连忙进言说:“楚国吞并小国、欺凌大邦,这是中原的奇耻大辱;您若不想图谋霸业也就罢了,若想成就霸业,洗刷耻辱是您的责任。怎能只想着那一点小小的恩惠呢?” 晋文公恍然大悟,说道:“若不是你这番话,我还想不到这些!”
于是,晋文公命栾枝将宛春押送到五鹿,交给守将郤步扬,让他小心看管。宛春带来的车马随从,全都驱赶回去,让他们给成得臣传话:“宛春无礼,已被囚禁,等抓住令尹,一同处死。” 那些随从吓得抱头鼠窜,赶忙回去报告。晋文公处理完宛春的事情后,派人告诉曹共公:“我难道是因为当年流亡时的一点小怨恨,就为难您吗?我对您一直耿耿于怀,是因为您依附楚国。您若派一名使者向楚国表明绝交,让楚国知道您与晋国交好,我马上就送您回曹国。” 曹共公急于获释,信以为真,于是写信给成得臣,信中写道:“我担心社稷不保,性命堪忧,无奈之下才在晋国寻求庇护,实在无法再侍奉贵国。贵国若能赶走晋国,让我能安稳地回到曹国,我怎敢有二心呢?”
晋文公又派人前往襄牛去见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