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周襄王河阳受觐 卫元咺公馆对狱(1/9)
话说周襄王二十年,周襄王前往践土犒劳晋文公,诸事完毕后返回周都,诸侯们也各自辞别,回到自己的国家。卫成公对公子歂犬之前的谗言始终心存疑虑,便派人暗中打探消息。派去的人看到元咺带着叔武参加盟会,叔武的名字还被列在盟书之上,没来得及详细了解情况,就赶忙回去向卫成公报告。卫成公一听,怒不可遏,咆哮道:“叔武果然自立为国君了!” 接着又大骂:“元咺这个背叛国君的贼子!自己贪图富贵,扶持新君上位,还派儿子来窥探我的动静。我岂能饶过你们父子!” 元角刚想辩解,卫成公拔剑一挥,元角的头颅瞬间落地,实在是冤枉啊!元角的随从吓得惊慌失措,匆忙逃回,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父亲元咺。元咺长叹一声,说道:“儿子的生死,这是命运啊!国君虽然辜负了我,可我怎么能辜负太叔(叔武)呢?” 司马瞒劝元咺:“国君既然怀疑您,您也应该避避嫌。为什么不辞去职位离开,以此表明您的心意呢?” 元咺感慨地说:“我要是辞去职位,还有谁能和太叔一起守护这个国家呢?国君杀我儿子,这是私怨;守护国家,这是大事。因为私怨而荒废大事,这可不是臣子报效国家的大义啊。” 于是,元咺和叔武商议,让叔武写信给晋文公,请求恢复卫成公的君位。这便是元咺的忠义之处。这件事暂且先放在一边。
再说晋文公接受了周襄王的册命后回国,虎贲之士手持弓矢,整齐地排列在前后,显得威风凛凛,和以往大不相同。回国那天,沿途的百姓们扶老携幼,纷纷赶来,争着一睹国君的威严。大家带着食物和酒水,迎接军队凯旋。百姓们啧啧赞叹,都夸赞:“我们的国君真是英雄啊!” 脸上洋溢着喜悦,都在说:“晋国要兴旺发达啦!” 真可谓是:扞艰复缵文侯绪,攘楚重修桓伯勋;十九年前流落客,一朝声价上青云。
晋文公临朝接受大臣们的祝贺,开始论功行赏,把狐偃列为首功,先轸次之。众将感到不解,纷纷问道:“城濮之战,先轸设下奇谋打败楚军,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却把狐偃排在首位,这是为什么呢?” 晋文公解释道:“城濮之战时,先轸说:‘一定要和楚国交战,不能错失敌人。’狐偃却说:‘一定要避让楚国,不能失信于人。’战胜敌人,这只是一时的功劳;保全信义,却是万世的利益。怎么能把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