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弄玉吹箫双跨凤 赵盾背秦立灵公(4/11)
偶尔喝上几杯酒。弄玉跟着萧史学习吐纳导气之法,渐渐地也能辟谷绝食。萧史教弄玉吹奏箫曲《来凤》。大约过了半年,一天夜里,夫妻二人在月下吹箫,忽然有一只紫凤落在凤台左边,一条赤龙盘在凤台右边。萧史说:“我本是上界仙人,上帝因为人间史籍散乱,命我下凡整理。于是在周宣王十七年五月五日,我降生在周朝的萧氏家中,成为萧三郎。到了周宣王末年,史官失职,我便将历史本末连贯起来,补充典籍的遗漏。周朝人因为我对史学有功,就称我为萧史,至今已经一百一十多年了。上帝命我担任华山之主,与你有前世的缘分,所以通过箫声让我们结合。但我们不应久留人间,如今龙凤来迎接我们,可以离开了。” 弄玉想向父亲辞行,萧史不同意,说:“既然成为神仙,就应该超脱无忧,怎能对眷属产生眷恋之情呢?” 于是,萧史骑着赤龙,弄玉骑着紫凤,从凤台向着云端飞去。(如今人们称佳婿为 “乘龙快婿”,就是源于这个典故。)当晚,有人在太华山听到了凤鸣之声。
第二天早上,宫中侍从将此事禀报给秦穆公。秦穆公怅然若失,许久才感叹道:“神仙之事,看来真的存在啊!倘若此时有龙凤来迎接我,我舍弃山河,就如同丢弃破鞋一般!” 他派人前往太华山寻找萧史和弄玉的踪迹,却一无所获。于是,秦穆公在明星岩修建祠堂,每年按时用酒果祭祀。这座祠堂至今仍被称为萧女祠,祠中时常能听到凤鸣之声。六朝时期的鲍照写过一首《萧史曲》:“萧史爱少年,嬴女童颜。火粒愿排弃,霞雾好登攀。龙飞逸天路,凤起出秦关。身去长不返,箫声时往还。” 江总也有诗写道:“弄玉秦家女,萧史仙处童。来时兔月满,去后凤楼空。密笑开还敛,浮声咽更通。相期红粉色,飞向紫烟中。”
秦穆公从此厌倦谈论战争,渐渐有了超脱尘世的想法。他将国家政事全部交给孟明视处理,每日修身养性,追求清净无为。不久,公孙枝也去世了。孟明视推荐子车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针虎,说他们都有贤德,国内人称他们为 “三良”。秦穆公将三人都任命为大夫,对他们恩宠有加。
又过了三年,也就是周襄王三十一年春天二月十五,秦穆公坐在凤台赏月,思念起女儿弄玉,不知道她身在何处,何时才能相见,想着想着便睡着了。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