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麻衣剪成墨水(2/6)
,仿佛织布机的坚实双腿。接着,短树枝被巧妙地连接在长树干的顶部与底部,一个长方形的基础框架逐渐成形,它犹如织布机的骨骼,界定出了未来工作的空间范围。随后,老人在框架中部精心安置了一根横向木棒,这根木棒将成为经纱有序排列的依托,是织布机正常运转的重要枢纽。
框架搭建完成后,便进入了经纱的安装环节。老人耐心地向智人们演示,将麻线仔细地按照精确的间距与特定的顺序,一圈又一圈地缠绕在框架中间的木棒上。麻线在老人手中穿梭,如同听话的丝线精灵,逐渐形成了整齐而紧密的经纱排列。这经纱,便是织布的基础脉络,决定着织物的纹理与质地。
制作梭子与飞梭装置无疑是整个过程中的精妙之处。老人拿起细竹条,凭借着灵巧的双手,精心编织出梭子的形状。梭子宛如一艘精致的小船,中部那道特意留出的凹槽,恰是纬纱的安身之所。为了实现飞梭的神奇功能,老人在织布机框架的两侧精心打造了轨道,这轨道如同为梭子铺设的高速公路,确保它能够快速而顺畅地穿梭。并且,老人巧妙地利用藤条与树枝构建了一个简易却高效的传动装置,只需轻轻拉动绳子,就能赋予梭子强大的动力,使其如闪电般在轨道上疾驰,将纬纱精准地带入经纱之间,瞬间完成交织。
在织布机的一侧,老人还设置了纬纱引导装置。这个装置像是一位贴心的向导,确保纬纱在梭子高速飞行的过程中,能够平稳且准确无误地进入经纱的怀抱,与经纱紧密交织,共同编织出精美的织物图案。
在老人的悉心指导下,智人们积极参与到各个环节之中。尽管他们起初手法生疏,但在老人不厌其烦的示范与纠正下,逐渐掌握了制作的要领。有的智人专注于材料的准备,有的智人全力协助框架的搭建,还有的智人在经纱安装与梭子制作过程中认真学习、努力尝试。
经过漫长的数日精心打造,这台凝聚着老人智慧与智人们努力的飞梭织布机终于完成了
最后,老人对织布机的各个部件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转。智人们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当老人演示如何使用飞梭织布机织布时,他们都兴奋地围过来,跃跃欲试。这台飞梭织布机的制作,大大提高了部落织布的效率,也让麻编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