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五脏带动六腑(2/5)
心火之力一同吸入体内,使其在胸口处汇聚融合;呼气时,要缓慢而均匀地将这股融合后的力量推送至小肠,同时用意念感知小肠对这股力量的接纳和转化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要让能量的流动自然而顺畅。”
在君贤的悉心指导下,弟子们逐渐掌握了心与小肠相表里的修行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他们能够较为熟练地将心火的能量传递至小肠,感受到小肠部位传来的温热和活力,同时也察觉到自身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身体变得更加轻盈和有力量。
接着,君贤将注意力转向了肝脏与胆的关系。他神色凝重地说道:“肝主疏泄,胆主决断,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在修行过程中,当我们通过五脏循环使肝木的生机与活力得以充分激发时,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也会更加顺畅,从而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和食物的消化吸收,进一步提升人体的能量转化效率。”言毕,君贤演示了如何通过意念引导肝木的能量传递至胆腑,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只见他双腿微微分开,屈膝下蹲,双手抱于胸前,掌心向内,然后缓缓吸气,将体内肝木的能量调动起来,随着呼气的动作,将这股能量沿着身体的右侧肋部向下推送至胆腑位置。此时,弟子们看到君贤的右肋部微微隆起,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那里汇聚和涌动。
弟子们依照君贤的教导,开始尝试引导肝木能量作用于胆腑。然而,由于肝脏和胆腑的生理结构较为复杂,且两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涉及到多个经络和穴位的协同作用,弟子们在初期遇到了不少困难。有些弟子在引导过程中,感觉肝木能量难以准确地到达胆腑,或者到达后无法有效地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导致体内出现了胁肋胀痛、口苦咽干等不适症状。
君贤看到弟子们的情况后,为他们详细地讲解了其中的关键要点:“在肝木与胆腑的能量传递过程中,要重点关注肝经和胆经上的几个关键穴位,如太冲穴、期门穴、日月穴和阳陵泉穴等。通过用意念刺激这些穴位,可以打通肝与胆之间的能量通道,使肝木的能量更加顺畅地流入胆腑。同时,在呼吸的配合上,要做到深、长、匀、细,让气息带动能量在经络中有序地流动。”
在君贤的耐心指导下,弟子们逐渐克服了困难,成功地实现了肝木与胆腑的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