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吕少曦的天雷洗礼(1/8)
九皇子坐在御书房里,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他面前的桌子上,摊开着吏部尚书刚送来的官员名册,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写着名字。三日前,宫里发生了大事,大半大臣被带走,如今朝堂空荡荡的,连早朝时的咳嗽声都显得格外清晰。
“那些被带走的人,基本都回不来了。”九皇子低声说道,手指划过名册上被红笔圈住的名字。这些人牵扯到谋反案,最轻的也是流放边疆,更重的……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斩立决”的朱批上,喉结动了动。旁边站着的吏部尚书大人低着头,白胡子垂到胸前,手里的笏板都快被捏出印子。
“谋反是重罪,牵连的人不能留。”九皇子抬起头,窗外的阳光照在他年轻的脸上,却显得有些冷,“但空着的位置得补上。李大人,你把三品以下官员的考绩簿单独挑出来,尤其是各州推荐的孝廉和新科进士。”
李大人忙不迭点头,转身要走,又被九皇子叫住:“对了,明日让太学博士带十名学子来见我。”老人愣了愣,想说什么,却看见九皇子已经翻开了另一本名册,指尖停在一个叫“张平”的名字上——那是个从五品的巡检,去年在地方治水有功。
御书房外,金銮殿的飞檐上落着几只麻雀。九皇子知道,那些没被带走的官员,虽然没参与谋反,但官身也保不住了。昨天他路过文华殿,听见几个老臣在墙角叹气,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可现在连“天子”都卧病在床,朝堂的担子,就这么落在了他这个九皇子肩上。
第二天一早,十名学子站在御书房外。九皇子看着他们参差不齐的衣着,有的穿着粗布长衫,有的穿着锦衣腰间挂着玉佩。他随手拿起一份卷子,是个叫陈远的学子写的《论政》,里面有句话让他停住了:“治国如治水,堵不如疏。”
“你觉得该怎么‘疏’?”九皇子问那个衣着朴素的少年。陈远抬头,目光清亮:“让百姓有饭吃,让官员不敢贪,自然就没人想造反了。”旁边的李大人咳嗽一声,九皇子却笑了,把卷子放在一边:“你明日去吏部报到,先做个六品主事。”
接下来的半个月,九皇子每天都在见新人。有从国子监破格提拔的博士,有在地方任上干出实绩的县令,甚至还有个敢当街弹劾权贵的年轻御史。他把这些人的名字写在黄纸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