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你是骗子,你不能陷进去(2/6)
的。
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转型中来回横跳的华夏国企,这两年受到了严峻考验。
很多厂子发不出工资,产品没有销路。
就在去年,李某忽然携带海量资金回到国内
他就像穿着金甲圣衣的救世主一样,从天而降,收购了大量濒临破产的国企。
他的行为被多地媒体报道,地方官员更是把他当成了救星。
爱国华侨本就是外事委的业务范围。
白文山觉得林寒应该对李某人的事情有些了解。
上面有人背书,下面企业困境实实在在。
于是全国刮起了一股国有企业改制,国有财产由公变私的大戏。
很多地方领导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亏损的企业卖,就连盈利的企业都卖。
国企可不仅仅是产权问题,里面职工干部暗自问题很多。
地方领导全都推给了李某人。
华夏某些人对企业发展的想法和那些年大炼钢铁的看法没有区别。
狂热的迷信。
“很难有成效,很可能一地鸡毛。”林寒说。
“何以见得?”白文山问。
“虽然不知道李某人这些年在大马经历了什么?
但他的行为不像是踏踏实实干事业的产业资本家,更像是搅风搅雨,利用银行资本快进快出的金融贩子。
华夏企业的困境不是注入资金就能解决的,况且他用的钱大部分还是我们国家银行的。
既然银行注入资金就能为企业解决问题,还需要过他一道手吗?
地方政府和中央都头疼的事,换成他就能解决?这种事您信吗?”
“李某也是要牟利的,他不可能花重金买到手里一堆垃圾吧。
他肯定有变废为宝的能力。啥投的买卖有人干,赔钱的买卖没人干。”
“白教授,我刚才说了,李某人更像是金融贩子。
我们踏踏实实搞经济挣钱,但是有些人可不会赚这种辛苦钱。
我在米国多年,听过一种说法,李某人和香江的李超人,欧洲的罗斯才尔德,还有日崩的野村多有来往。
他们干的都是投资银行的业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