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灵鹫西游](5/5)
此刻守护众生的“灵山行者”来得圆满。
八戒躺在莲花座上,望着漫天光霞打哈欠:“猴哥,要是当年在花果山,咱们把这些光霞引来,花果山的桃子肯定能甜百倍。”猴哥踢了他一脚:“呆子,花果山的桃子甜,是因为你当年带着小猴儿们行善积德。灵山的光霞,照的是天下众生的心田。”
(三)灵山回响
当第一缕晨曦穿透云海,鹫峰的佛迹渐渐隐入岩壁,只留下淡淡的金纹。师父将通关文牒埋在观音像前,牒文化作春泥,滋养着石缝中的金莲花。沙僧的清池里,不知何时游来了几条红色锦鲤,正是通天河老龟的子孙。
“记住,”如来的声音最后一次响起,“东土与西天,如同佛陀的双眼,缺一不可。当众生心中有灵山,处处皆是净土。”话音落时,灵鹫的啼鸣传遍四方,惊起漫山晨雾,露出岩壁上新刻的对联:“鹫影穿云,东土西天同一脉;佛光普照,千经万典总归心。”
五、雾散天晴
贞观二十八年孟春,我重返鹫峰,见山脚下多了座寺庙,名曰“灵鹫寺”。寺前的石碑上,刻着我们取经的故事,笔画间嵌着当年的金叶。小沙弥们追着蝴蝶念《金刚经》,香客们捧着《西游记》来拜佛像,八戒的稻种已长成稻田,风吹过处,稻浪与经幡一同起伏。
站在鹫首崖上,望着远处的云海,忽然看见西天雷音寺的轮廓又在云中浮现。这次看得真切,雷音寺的飞檐与灵鹫寺的斗拱,竟如镜像般契合。金箍棒在掌心轻轻转动,带起的风里有梵唱,有吴侬软语的评话,还有孩子们的笑声——原来这就是灵山的回响,千年不散,万里同辉。
晨雾又起,但这次不再朦胧,而是化作透明的纱衣,裹着鹫峰轻轻摇晃。我知道,无论多少个十年过去,只要有人翻开《西游记》,只要有人在心中种下善念,这灵鹫峰的佛迹,就会永远在这里,等着每一个“心有回响”的人,踏上属于自己的取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