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胡超岐黄](6/7)
秘,望陛下命人抄录,传于后世。\"
五、回生碑·灵山永续
(一)药庐落成
青龙元年,灵山脚下。十所\"胡公药庐\"同时揭牌,青瓦白墙的建筑间,药香与书香交织。胡超站在中央的\"回生碑\"前,碑身由拥笔峰的整石凿成,上面刻着他亲自撰写的《医道心铭》:\"医道之要,首在仁心。心若无爱,药石难灵\"
\"师叔!\"年轻的学徒们捧着药锄跑来,衣袂上绣着不同的药草纹——这是胡超为区分各人专长所创。为首的少年举起刚采的五时草,叶片上的银斑比寻常更亮:\"今日在"笔锋"下采药,草叶竟自动指向"地脉穴"!\"
胡超点头微笑,忽然望向拥笔峰巅,见伯父胡昭正与青牛老者对坐,石桌上摆着新炼的丹药。山风掠过他的鬓角,带来若有若无的话语:\"超儿,医道之路,便是与天地对话之路。你看这灵山,千年不倒,因它容纳万物;医道长存,因它心怀众生。\"
(二)青牛留书
是夜,胡超在药庐整理医案,忽有青牛虚影踏月而来,牛背驮着新的竹简。他展开竹简,见上面写着:\"医仙胡超,已悟"医道即心道"之妙。今赠《青囊续经》,记鄱阳湖灵应蛟化形之事,望后人知:治病需治心,医人先医德。\"
墨迹未干,竹简已化作光点,融入胡超胸前的七叶莲。他轻抚莲茎,感受着其中跃动的生命力,忽然明白,所谓\"神医\",不过是天地与众生之间的桥梁。就像灵山的石人公,无头却能守望千年,医道的真正力量,从来不在丹药,而在医者愿意与众生共苦的仁心。
六、药香永续
景初三年,大雪封山。胡超坐在拥笔峰的药庐里,为最后一位学徒讲解《青牛经》。窗外,灵应岛的方向传来隐隐的龙吟,那是青蛟在巡视湖面。药炉中,新炼的\"活络丹\"散发出温暖的气息,与灵山的松涛、雪落声交织成最安宁的乐章。
\"师父,为何您总说医道没有尽头?\"年轻的学徒望着胡超鬓角的白发。
胡超望向石台上的《灵枢素问》,书页间的赤芝又长出了新的菌盖:\"因为众生的苦难没有尽头,天地的奥秘没有尽头。\"他忽然指着窗外的雪松,枝头的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