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永恒灯海](4/5)
升空,九层灯火化作北斗与南斗的星阵,中央“北极星”处,正是三教领袖的合像——佛面、道身、儒衣,共用同一双俯瞰众生的眼睛。
最动人的是百姓手中的灯笼。小莲的莲花灯忽然脱离手掌,化作金蝶飞向灯轮,途中竟与其他灯笼的光蝶融合,形成巨大的“心”形光翼。李阿公的老灯在升空时,灯面的“秀娘”二字突然亮起,他知道,那是妻子的魂灵借着灯光回来看他了。所有灯笼升空的轨迹,最终在灵山上方拼出银河般的光河,河中有无数光点跳跃,那是每个信众的祈愿,正在光的国度里永恒闪耀。
(三)永恒灯海的启示
天光将亮时,三教领袖回到藏经洞。慧明望着洞顶新出现的灯影——那是千灯夜会的全景,永远定格在石壁上:百姓们提着灯笼向上攀登,光海在他们脚下流淌,每个身影都被三色彩光笼罩。李玄真轻抚石壁,发现灯影中的人物衣着随时代变化,有宋代的襕衫、明代的儒裙、清代的马褂,还有现代人的夹克,却都捧着同样的灯笼,走着同样的朝圣路。
“原来永恒不在灯盏,而在人心。”王博文指着灯影中一个正在教孩子刻经的匠人,那孩子手中的灯笼,正是陈阿九当年刻的“忍辱灯”样式,“当我们把三教的智慧化作生活的灯火,让慈悲照亮苦难,让自然滋养生命,让仁义温暖人间,这灯海便永远不会熄灭。”
四、光在心中
晨钟响起时,信州城的百姓们发现,昨夜升空的灯笼并未消失,而是化作星星,永远悬在灵山的上空。那些星星的排列,正是三教合流的图案:佛之莲台为基,道之太极居中,儒之玉磬在上,共同构成“心”形星座。
小莲站在祖父身边,望着渐渐散去的灯海,忽然看见石缝里钻出一株三色小花:金色的花瓣、青色的花萼、蓝色的花茎,正是三教泉眼的颜色。陈阿九轻轻说:“这叫‘归心花’,只有在灯海过后才会开放。”花瓣上的露珠滚落,映出无数个提着灯笼的自己,每个自己眼中,都映着灵山永不熄灭的光。
多年后,当小莲的孩子带着孙辈来赶灯节,会指着星空说:“看,那是爷爷的灯,那是奶奶的灯,每颗星星都是前人留下的善念,只要我们心里还有光,灵山的灯海就会永远亮着。”
是的,灵山的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