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红茅染霞](2/4)
,百十个彩衣身影正沿着“之”字形山道向上移动,宛如五线谱上跳动的彩色音符。
二、采茅仪式
三清殿的飞檐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八根朱漆廊柱上缠绕的金箔茅叶纹在阳光下流转,仿佛活物般随风舒展。殿前的圆形祭台由九块磨盘大的青冈石拼成,每块石头上都刻着不同年代的采茅图:商周时期的先民跪着采摘,唐宋的匠人背着竹篓,明清的女子抱着陶罐——时光在石纹间凝结,唯有红茅草的红光始终未变。
卯时五刻,钟声从殿内铜钟发出,声波震散了最后一丝晨雾。八十一岁的章长老身着绛红色云纹法袍,袍角绣着二十八宿星图,每走一步,衣摆上的茅叶纹便与地面石纹相映成辉。他手中的桃木杖已有三百年历史,杖头雕刻的茅叶纹路里嵌着细碎的红宝石,那是初代长老从火山岩中寻得的“茅魂晶”。当他踏上祭台的第七级台阶时,东方恰好跃出完整的朝阳,金光照在他霜雪般的长须上,仿佛整个人都在发光。
“庚子年三月廿六,灵山红茅初绽之期。”长老的声音像山涧中滚动的圆石,清越而沉稳,“自太昊氏教民采茅染衣,至今已历三千七百零七载。红茅生而映霞,是天地赐福之兆;采茅以诚,方不负灵山精血。”他举起桃木杖,杖头的茅魂晶突然发出虹光,照亮了祭台上摆着的七件法器:青铜酒樽、陶制茅盏、丝帛手卷、刻纹玉刀、七星灯台、龟甲占卜盘,还有用红茅根雕成的神农氏像。
当长老的桃木杖轻点祭台中央的太极图,三声钟鸣如春雷滚过山谷。百姓们在殿前三层平台上依次跪下,最前排的孩童学着大人的样子磕头,额头碰在温热的石板上发出“咚咚”声。秀秀跪在陈阿婆身边,偷偷抬起眼,看见祭台边缘的铜灯里飘着红茅絮,火焰竟是胭脂色的,火苗跳动时,仿佛有无数小茅叶在火光中舒展。
“红茅红,映灵山——”长老开始吟唱采茅古谣,声音忽高忽低,如同山风掠过茅梢,“露珠晶,润心田——”随着歌声,桃木杖在祭台上画出复杂的轨迹,每一道光影划过,石面上的古老采茅图便泛起微光,仿佛先民们从画中走出,与现代的采茅人重叠。当唱到“染霞锦,佑万民”时,整座山峰的红茅草同时泛起金光,叶片上的露珠竟悬浮在空中,形成一片闪烁的光雾。
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