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顶心峰](1/4)
一、天心初坠:赤日熔金困黎庶
明景泰七年的大暑,灵山北麓的禾稼村被烤成焦土。张老汉蹲在龟裂的田埂上,望着卷成褐纸的稻叶,喉间泛起苦涩。三亩水田裂成蛛网,田鼠在裂缝中窜行,惊起的尘埃落在他鬓角的白霜上。村东头的老槐树皮开肉绽,树洞里的积水平日能照见云影,此刻只剩锅底般的黑垢。
“老爷们,井龙王也渴死了!”李寡妇抱着开裂的陶碗,碗底还沾着最后几滴泥浆。忽有金光自天而降,如彗星划过赤日,落在村西的顶心峰巅。百姓们抬头,见一位身着月白衣裳的仙人踏云而立,衣袂上绣着星斗与麦穗,腰间悬着盏八角琉璃灯,灯芯跳动着淡蓝色的火焰——正是天庭派来镇守人间的顶心仙人。
“吾乃紫微宫掌灯仙官,奉命解此旱厄。”仙人开口,声音如晨露坠荷,“尔等看这灯——”他抬手,琉璃灯发出清光,照亮峰顶的凹陷处:那里竟有颗状如心脏的赤铜色巨石,表面布满血管般的纹路,“此乃‘天心石’,吸日月精华,蕴天地心源。”
说罢,仙人拂袖扫过枯田,琉璃灯的光屑落入土中,竟在焦土上开出细小的蓝色火苗,火苗落地之处,龟裂的田缝渗出清泉,枯黄的稻苗竟挺直了茎秆。张老汉捧起泉水,发现水中漂着细小的星芒,尝之甘冽,带着晨露的清润。
二、茅庐初辟:心灯照破万重雾
顶心仙人在峰顶的天心石旁搭建茅屋,梁木取自山巅的“同心松”,树根相连如手掌交叠。他用琉璃灯在石壁刻下《抗旱经》,字迹随昼夜变幻:白昼显“引水法”,夜晚现“保墒图”,每个字旁都配有星象图示。茅檐下悬着七盏小灯,对应北斗方位,灯油是他用晨露与麦穗酿成的“心润油”,灯烟上升时竟聚成耕牛与犁铧的形状。
“旱魃为虐,非独缺雨,更因‘心脉’不畅。”仙人向围坐的百姓展示掌心的星图,“吾等需先通地脉,再引天泽。”他带着青壮汉子踏遍山峦,用琉璃灯照出地下暗河,在顶心峰与禾稼村之间开凿“通心渠”,渠壁刻满锁水符文,水流经之处,连顽石都沁出潮气。
最奇的是“天心泉”。仙人以灯芯点燃天心石,石面的血管纹路上涌,竟在峰顶形成天池,池水呈淡蓝色,倒映着永不熄灭的灯影。他舀水洒向旱云,水滴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