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白石峰](1/4)
一、玄霜初降:白石粼粼映天阙
宋淳熙十二年的立冬,灵山北麓的白石村飘着掺着冰屑的雨。陈老汉蹲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望着石磨上结的薄冰,磨盘边缘的齿痕里冻着去年的麦麸,像被岁月啃噬的伤口。三亩薄田覆着冻壳,麦苗蜷缩在冻土下,如襁褓中冻僵的婴儿。村东头的井台结着冰棱,井绳上的冰碴子掉在陶罐里,发出细碎的响。
“天杀的,这是第三年霜降不化了!”李猎户砸吧着冻僵的手指,猎刀上的兽血刚凝结就被冻成紫黑色。忽有清光自天而降,如碎玉落盘,落在村西的白石峰巅。百姓们抬头,见一位身着月白道袍的仙人踏云而立,道袍上绣着流动的冰川纹,腰间悬着柄三尺长的玉尺,尺身刻满二十四节气——正是天庭派来镇护八荒的白石仙人。
“吾乃玉虚宫司霜仙官,奉命解此寒厄。”仙人开口,声音如冰泉击石,“尔等看这峰——”他挥袖扫过白石峰,峰顶的花岗岩竟泛出琉璃光泽,万千石片如白鸽振翅,“此乃‘玄霜石’,吸太阴精华,蕴天地冰魄。”
说罢,仙人以玉尺轻点冻土,霜花竟逆着时令融化,渗入土中时发出“滋滋”轻响,如种子破冰的私语。陈老汉捧起泥土,发现冻土中混着细小的冰晶,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正是仙人以自身寒气凝结的“破冰晶”。
二、茅庐初筑:玉尺划界定阴阳
白石仙人在峰顶的玄霜石旁搭建茅屋,梁柱用的是灵山特有的“冰纹木”,纹理如冻结的溪流,与峰体的白石浑然一体。他用玉尺在石壁刻下《御寒经》,字迹随寒暑变幻:冬日显“融冰诀”,夏天现“储雪图”,每个字旁都配有月相图示。茅檐下悬着十二串冰棱,对应十二月建,每串冰棱都凝着不同形态的雪花,正午时分会折射出彩虹,映在山下的麦田里。
“寒魃为虐,非独缺暖,更因‘阴阳逆乱’。”仙人向围坐的百姓展示掌心的月轮,“吾等需先分阴阳,再调寒暑。”他带着青壮汉子踏遍山峦,用玉尺测出地下寒脉,在白石峰与白石村之间开凿“通阳渠”,渠壁刻满融雪符文,渠水冬季不冻,夏季清凉,流经之处,连磐石都泛着暖意。
最奇的是“玄霜泉”。仙人以玉尺叩击玄霜石,石面的冰纹裂开,竟在峰顶形成冰湖,湖水呈淡蓝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