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甑峰](1/3)
一、奇峰似器:灵山云海中的千年甑影
晨光刺破雾霭时,甑峰总以一种近乎威严的姿态显现。它孤耸于群峰环抱间,上阔下窄的圆锥状山体裹着赭红岩壁,顶部平坦如甑底,边缘凸起的棱线恰似甑耳,连山体褶皱都宛如木纹雕刻。山脚下的樵夫常说,这峰“晨蒸云雾夜凝霜,蒸了千年饭未凉”。
每逢梅雨季节,甑峰顶端便云雾翻涌,远远望去,恰似古甑腾起的蒸汽。守山老人王阿公的烟袋锅里总藏着故事:“鲁班祖师爷造这峰时,用的是天上的云当柴,地上的泉当水,蒸出的灵气能治百病。”山风掠过峰侧的古松,松针沙沙作响,仿佛木槌敲击甑壁的余韵。
二、巧匠天工:春秋战国的木艺传奇
周敬王年间,中原大地流传着“公输班一斧定乾坤”的歌谣。这位被后世尊为“鲁班”的匠师,能以三寸木片造飞鸟,用整根楠木刻龙舟。《考工记》记载,他曾为吴王打造机关城郭,城门开合间藏着七十二道玄机。然而,最令匠人歆羡的,是他那把从不离身的“墨斗”——相传墨线弹出时,连顽石都会自动裂开。
鲁班云游至灵山那日,恰逢山洪暴发。他见百姓躲在坍塌的草棚里,当即解下腰间墨斗,对着山体轻喝:“开!”墨线如银蛇游走,原本陡峭的崖壁竟轰然裂出百级石阶。当夜,他在破庙的梁柱上刻下镇水符,洪水竟奇迹般改道。自此,灵山百姓皆知来了位“木仙师”。
三、神工造峰:七十二艺的巅峰之作
鲁班选定灵山中央的孤峰时,正是中秋月圆夜。他命弟子伐来千年古柏,削成三十六根“定山楔”,又取三江之水调和五色土,塑成甑形雏形。《灵山志》载:“祖师爷以星斗为钉,以云霞为瓦,七日七夜未合眼。”
造峰最后一日,鲁班攀上峰顶,解下腰间酒葫芦畅饮。醉意朦胧间,他将葫芦抛向天际,葫芦落地处涌出清泉,正是今日甑峰的“玉液泉”。更奇的是,当他挥动神斧削平山顶时,木屑纷飞间竟化作漫山红叶——这便是灵山“枫香谷”的由来。
四、甑泉济世:灵液琼浆的造化之功
甑峰的泉水自山体裂隙渗出,色如琥珀,甘冽沁脾。明代《本草汇言》记载,此泉“饮之解百毒,沐之愈刀伤”。清光绪年间,瘟疫横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