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资福院](2/4)
见解。成年后,他便踏上了云游四方的旅程,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在各地参访名刹古寺,与高僧大德们交流佛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
在云游的过程中,欧阳詹听闻了灵山的美名。他被灵山的神秘传说和独特魅力所吸引,于是决定前往灵山一探究竟。当他来到灵山后,被这里的美景和淳朴的民风所打动,同时也看到了当地百姓生活的困苦。
当时,灵山一带的百姓们生活条件艰苦,医疗资源匮乏,疾病常常肆虐。欧阳詹心生怜悯,决定在此地定居下来,建立一座寺院,为百姓祈福消灾,同时也传播佛法。
资福院建成后,欧阳詹便在此传经授道。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百姓们讲解佛法的精髓,让他们明白了因果报应、慈悲为怀的道理。百姓们听了他的讲解,心中的困惑和迷茫逐渐消散,对生活也充满了希望。
除了传经授道,欧阳詹还精通医术。他常在寺院附近的山林中采集草药,利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治病。有一次,灵山一带突发瘟疫,许多百姓染病卧床,痛苦不堪。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片恐惧和绝望之中。
欧阳詹挺身而出,不顾自身安危,日夜穿梭于山林与村落之间。他仔细辨认各种草药,精心调配药方。他将自己炼制的丹药与草药熬制的汤剂分发给患者,还亲自指导他们服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许多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最终康复。百姓们对欧阳詹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纷纷来到资福院,向欧阳詹表达敬意和感谢。他们将欧阳詹视为救命恩人,尊称为“活菩萨”。
欧阳詹在资福院的善举,不仅拯救了百姓的生命,还让佛法在灵山地区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他的故事也在当地百姓中代代相传,成为了资福院的一段佳话。
三、兴衰沉浮:唐兴元衰明清复
资福院在唐朝时期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当时,唐朝国力强盛,文化繁荣,佛教得到了朝廷的大力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资福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僧侣人数也日益增多。
据清同治版《上饶县志》载,灵山域内有云洞院、正觉寺、瑞林寺、大济院、资福院、报恩院、保安院、清溪院、际头院、鹫峰院、法云院、翠峰庵、康国寺、新兴院、寂照院、福兴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