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应帝王(2/5)
,那位思想深邃的庄子先生究竟是作何看法呢?据《庄子·列御寇》一文中有所记载,当庄子面临生命的最终时刻时,他的弟子们纷纷开始着手筹备为老师举办一场盛大的葬礼。
庄子言道: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星辰为陪葬之珍宝,以万物为礼器,吾之葬礼岂不是完备至极?何须厚葬呢!
有弟子言道:吾恐乌鸦、老鹰啄食老师之遗体。
庄子笑言:于地为鸟食,于地下为蝼蚁食,难道不是一样的吗?何必有所偏袒呢?
这便是那些悟道有成之士对于生死所持有的超脱态度啊!不禁要问一问,一个就连生死都能够坦然面对、释然处之的人,世间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们无法释怀和割舍掉的呢?
庄子的文章当中,对于“生死”这个议题,可以说是花费了相当大的笔墨去探讨和阐述呀!就像在那篇着名的《齐物论》里面,庄子曾这般说道:“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意思就是说,我如何能够知晓那些贪恋生命的人实际上并非陷入了一种迷惑之中呢?同样地,我又怎能确定那些极度厌恶死亡的人,难道不像是年少时便离乡背井却不知道归家之路的迷途之人吗?
紧接着,庄子还讲述了一则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话说有位名叫丽姬的女子,乃是艾地封疆大吏家的女儿。当她最初被送往晋国宫廷的时候,一路上泪如雨下,泪水把衣襟都给湿透了。然而,等她真正抵达王宫之后,得以与君王同睡一张华美的大床,每日享用着美味珍馐,这时的她竟然开始懊悔起自己当初为何会哭得那般伤心欲绝。由此可见,谁又能断言那些已经逝去的人不会悔恨自己一开始对生存抱有过度的渴望呢?
我又怎能知晓当自己真正面临死亡之后,是否会懊悔曾经那般贪恋这仅有一次的宝贵生命呢!仔细思量一番,的确如此呀,又有谁敢言之凿凿地断言“生”必定就是一桩美事,而“死”就铁定是一件祸事呢?
要知道,在普罗大众惯常的认知范畴里,迄今为止尚未出现哪怕一人,在经历了死亡以后,能够重返人间并亲口向世人诉说死亡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生与死二者之间到底孰优孰劣,不是吗?
然而,在那篇名为《至乐》的文章当中,庄子却别出心裁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