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下旨彻查(2/3)
吏部侍郎王允之等人,虽不敢在朝堂上公然发难,却在私下里推波助澜,将这些谣言渲染得有鼻子有眼。
就在这股暗流汹涌之际,御史大夫亦无归挺身而出。
早朝之上,当又有官员旁敲侧击,暗示沈若岚出征背后恐有私心之时,亦无归猛地出列,声若洪钟:
“陛下!臣有本奏!”他目光如炬,扫过那些窃窃私语、眼神闪烁的官员,“近日京中流言四起,污蔑征北将军,其心可诛!”
“沈将军乃忠烈之后,其父兄皆为国捐躯,忠骨未寒!沈将军本人,自十四岁起便随父征战,大小战役数十场,斩将夺旗,功勋卓著!北境蛮族之凶悍,朝中诸公,有几人能比沈将军更了解?如今国难当头,沈将军不避艰险,主动请缨,此乃忠勇之举,报国之忱!”
亦无归声音顿挫有力,在大殿中回响:“而今,却有宵小之徒,不思同仇敌忾,反而散布谣言,中伤我朝大将,欲动摇军心,乱我朝纲!此等行径,与通敌叛国何异?!”
他转向那些面色不安的官员,厉声喝问:“尔等居心何在?!是欲陷忠良于不义,好让北蛮铁蹄长驱直入吗?!臣恳请陛下,严查谣言源头,揪出幕后黑手,严惩不贷!以正视听,以安军心,以固国本!”
亦无归一番话,掷地有声,正气凛然。
兵部尚书李牧阳等一向正直的官员也纷纷出列附议,力陈谣言之害,力挺沈若岚之忠。
龙椅之上,皇帝赵恒面色沉凝。
他并非完全没有疑虑,沈家军的力量,沈若岚的能力,都让他这位帝王本能地抱有警惕。
但亦无归的话,如同晨钟暮鼓,敲醒了他。
外敌当前,内部分裂,实乃取祸之道。
沈若岚是他亲点的将军,若此刻因流言而动摇,不仅寒了前方将士的心,更会让那些别有用心之徒得逞。
权衡利弊,赵恒眼中闪过几分决断。
他缓缓抬手,止住了群臣的议论,沉声道:“亦爱卿所言极是!征北将军乃国之干城,忠勇可嘉。岂容宵小污蔑?”
他目光威严地扫过阶下:“传朕旨意,着刑部与大理寺协同,即刻彻查谣言源头!凡捕风捉影、妖言惑众者,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