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细说粤语歌(1/3)
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在我们听普通话歌曲和粤语歌曲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感觉粤语歌曲更好听一些。
即使听不懂,但就是感觉要好听一些,其实这个原因也很简单。
从语言学、音乐创作和文化背景三个维度分析,粤语歌的独特魅力主要源于以下原因:
第一点,语言音调的天然优势。
首先,声调更丰富:粤语有九声六调,而普通话仅四声。更多声调使歌词与旋律的匹配更灵活,朗读时已具音乐性。
其次,保留古华语音韵:粤语存留中古华语的入声韵母(如b、d、g),发音时气流摩擦感强,赋予歌词抑扬顿挫的韵律。
最后,协音创作原则:粤语填词需严格遵循“协音”规则,即歌词声调变化与旋律起伏一致,类似古诗词平仄,但要求更高,这使得歌词与曲调浑然天成。
粤语歌词声调变化与歌曲旋律变化基本相一致,这成了粤语歌曲好听的保证之一。
再说到第二点,创作流程与文化积淀差异。
首先,先曲后词的创作模式:粤语歌通常先谱曲再填词,根据旋律调整字音;国语歌则多为先词后曲,旋律需迁就字音,灵活性较低。
粤语歌独特之处是因为粤语歌词创作时就要考虑的问题:协音。
协音就是歌词声调变化,要和歌曲旋律变化基本相一致,否则将会很难听。
其次,粤岛文化自由度高:殖民地时期的粤岛未经历文化断层,早期有大量的内地文人来到粤岛,文人墨客将传统诗词融入歌词,兼具励志主题与古典韵味。
然后,填词深度与政策影响:早期粤语歌词直击人心,而国语版因文化差异或政策限制可能生硬改编。
最后第三点,情感共鸣与时代需求。
怀旧与治愈价值:快节奏社会中,粤语歌的舒缓旋律和nostalgia特质成为情感出口,尤其对宝妈、学生等群体有精神调剂作用。
文化认同感:粤语歌承载粤岛影视黄金时代的记忆,听众可以通过音乐联结文化根源。
粤语歌的“好听”是语言特性、创作匠心与文化沉淀的综合结果,其优势并非绝对,但确实在特定历史与审美背景下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