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秘密组建武器制造工坊(3/4)
动过程,让工匠们直观地理解其工作方式。在她的指导下,工匠们逐渐掌握了冲锋枪的制造技巧,经过反复调试和改进,第一支冲锋枪终于成功组装完成。当冲锋枪发出清脆的击发声时,在场的工匠们都激动地欢呼起来,苏瑶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地雷的制造相对简单一些,但也并非一帆风顺。苏瑶向工匠们详细讲解了地雷的触发原理和爆炸机制,指导他们用石头和火药制作外壳和填充物。然而,在测试过程中,地雷的引爆效果并不理想,要么无法正常引爆,要么威力不足。苏瑶和工匠们仔细检查每一个环节,发现是火药的配方和装填方式存在问题。她根据现代火药的配方知识,对战国时期的火药进行改良,调整了硝石、硫磺和木炭的比例,同时优化了火药的装填工艺。为了找到最佳的火药配方,苏瑶和工匠们进行了无数次的小范围爆炸试验,每次试验后都详细记录数据,分析结果。经过改进,地雷的引爆成功率和威力都得到了显着提升。有一次,在试验新配方的地雷时,爆炸的威力超出了预期,巨大的声响引来了附近巡逻的士兵。苏瑶和工匠们赶忙解释,才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手雷的制造则对工艺的精细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雷的外壳需要轻薄且坚固,内部的火药和引信装置要设计得既安全又可靠。工匠们在制作外壳时,尝试了多种材料和工艺,最终选用了一种特殊的轻质金属,经过多次锻造和打磨,制成了符合要求的外壳。在安装引信装置时,苏瑶亲自示范,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准确无误。她还设计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保险机制,防止手雷在使用过程中意外爆炸。她耐心地向工匠们强调每一个细节的重要性:“这引信关乎着手雷的使用安全和效果,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偏差,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工匠们都全神贯注地学习,力求做到最好。
大炮的制造是整个工程中最为艰巨的任务。大炮的炮身需要承受巨大的膛压,对金属的强度和耐热性要求极高。工匠们在制造炮身时,遇到了材料变形、炮膛精度不够等问题。苏瑶和工匠们一起查阅资料,研究古代和现代的铸造技术,最终采用了一种多层铸造的工艺,先铸造出炮身的内层,再逐步添加外层,通过控制每一层的金属成分和铸造温度,提高炮身的强度和精度。在制造炮架时,他们借鉴了古代战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