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地道战的准备(3/4)
但他们毫不畏惧,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反复的训练,逐渐适应了这种环境。他们脚步轻盈而敏捷,手中武器紧握,时刻保持警惕,仿佛真正置身于战场之中。
模拟伏击时,士兵们隐藏在藏兵洞内,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敌人”靠近。他们的心跳声清晰可闻,但每个人都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待“敌人”进入伏击圈,指挥官一声令下,他们如猛虎出山般一跃而出,迅速发动攻击。士兵们配合默契,有的负责正面冲锋,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有的则从侧翼迂回包抄,切断“敌人”的退路。他们的动作干净利落,招招致命,将“敌人”打得措手不及。
突围演练中,士兵们面对“敌人”的包围,冷静应对,相互配合。他们利用地道的复杂地形,寻找突破口。有的士兵负责吸引“敌人”的火力,为其他战友创造突围的机会;有的士兵则凭借着对地道的熟悉,带领大家沿着隐蔽的通道迅速撤离。在突围过程中,他们还不时地利用地道内的陷阱和障碍物,阻挡“敌人”的追击,确保整个队伍的安全。
通过一次次的训练,士兵们逐渐熟悉了地道的环境,掌握了地道战的精髓。他们学会了如何在黑暗中辨别方向,如何利用地道的优势进行伏击和突围,如何与战友们密切配合,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首次大战结束后,苏瑶对战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总结。她深知,现代武器虽然威力强大,但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大规模战斗的需求。而且,由于当前技术水平的限制,炸药的威力也未能达到预期,无法对敌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古代战争往往以团战为主,兵力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战局。基于这些情况,她决定对作战方案进行调整。
苏瑶让士兵们在距离关隘三里处的要道上,埋下大量地雷。这些地雷用石头制作而成,材料易于获取,制作技术也相对简单,因此在数量上有一定的保障。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将地雷埋设在地下,用泥土和杂草进行伪装,确保敌人难以察觉。同时,他们还在周围设置了一些警示标识,以便自己人能够避开。
在埋好地雷的同时,士兵们开始挖掘地道,地道的出口在距离城墙二里的地方,设置了无数个单兵射击口。这些射击口隐藏在草丛、土堆之中,不易被敌人发现。当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