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秦卷 总结(3/4)
赵、燕三国的旧长城连接起来,加以修缮和扩建,形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长城的修建,有效地阻挡了匈奴的南下,保护了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之一。
在南方,嬴政派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经过多年的征战,征服了百越地区,设置了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将岭南地区纳入了秦朝的版图。为了巩固对岭南地区的统治,秦朝还迁徙了大量的中原百姓到岭南,与当地越人杂居,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岭南地区的开发。
嬴政在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原本,嬴政遗诏是让长子扶苏继位,但赵高与李斯合谋,篡改遗诏,赐死扶苏,拥立胡亥为帝。胡亥即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在赵高的怂恿下,大肆诛杀皇室宗亲。公子将闾等三人被迫自杀,公子高为了保全家人,主动请求为秦始皇殉葬。胡亥的这些行为,使得皇室内部人心惶惶,严重削弱了秦朝的统治基础。
同时,胡亥对朝中大臣也不信任,在赵高的挑拨下,杀害了许多正直的大臣。蒙恬、蒙毅兄弟等一批忠臣良将都被处死,这使得秦朝的政治统治失去了有力的支撑,朝廷内部陷入混乱。
胡亥即位后,并没有像他父亲那样致力于国家的治理和发展,而是贪图享乐,将朝政大权交给赵高。赵高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在朝廷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他指鹿为马,以检验群臣是否顺从自己,敢于反对他的大臣都被杀害,使得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政治腐败达到了极点。
在这种情况下,秦朝的法律变得更加严苛,赋税也不断加重。为了满足胡亥的奢靡生活和庞大的工程建设需求,百姓需要承担沉重的赋税和徭役。例如,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等工程,征调了大量的劳动力,使得大量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对秦朝的统治怨声载道,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胡亥时期,由于大量的劳动力被征调去修建宫殿和陵墓,导致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同时,沉重的赋税使得农民生活陷入困境,许多农民为了逃避赋税和徭役,纷纷逃离家乡,成为流民。这不仅导致了土地荒芜,农业生产遭到破坏,也使得社会秩序更加不稳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