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南朝南齐 齐高帝萧道成(2/3)
的不是官印,是城外那滔天的洪水。
泰始元年,宋明帝刘彧刚继位就碰上四方叛乱。我带着三万兵马从广陵出发,沿长江逆流而上平叛。记得在钱塘江口遇上叛军水师,战船挤得江面都看不见水。我让前锋船队挂满灯笼夜袭,火光里箭矢像蝗虫似的飞来。混战中左肩中了一箭,咬着牙把箭杆折断继续指挥。这一仗打下来,朝廷让我总督五州军事,可我心里明白,功高震主不是好事。果然没过半年,明帝派来监军的王昱整天在我营帐外转悠,连军粮数目都要查三遍。
四十八岁那年,明帝病重,托孤大臣褚渊深夜来找我。烛火晃得他脸色发青:\"皇上要杀你。\"我手里的茶碗\"当啷\"摔在地上。连夜带着亲兵奔出建康城,马不停蹄跑回广陵大营。第二天圣旨就到了,说我意图谋反。三万将士跪在营前不起,求我起兵清君侧。我摸着营门前的拴马石,想起二十年前在这教儿子萧赜骑马。石头上的凹痕还在,天下却要变了。
升明元年,少帝刘昱越发荒唐。有次他带着宦官闯进我府邸,拿着铁锥要凿我家梁柱,说要看\"萧将军的忠心是红是黑\"。我跪在庭院里,听着头顶\"咚咚\"的凿击声,青石板上滴的全是冷汗。后来他在郊外射猎,被侍卫杨玉夫割了脑袋。我带着禁军冲进宫城那夜,建康城的乌鸦叫得特别凄厉。扶植刘准当皇帝那天,小皇帝坐在龙椅上发抖,龙袍下摆还沾着泥——他刚在御花园玩捉迷藏被我拽来的。
五十岁整,受禅称帝那日,祭坛上的青铜鼎烫得灼人。礼官念祝词的声音打着颤,我盯着鼎身上饕餮纹的眼睛,忽然想起三十年前在襄阳城头,箭雨里那个热血沸腾的年轻人。改国号\"齐\"的时候,尚书令王俭问我为何取这个字。我说:\"齐者,禾麦吐穗也,愿天下百姓能吃饱饭。\"这话半真半假,其实更因为\"齐\"与\"济\"同音,总想着能救济这乱世。
登基头年特别难。北边北魏听说刘宋换成了萧齐,发兵二十万南下。我带着老将周盘龙守寿阳,城里粮草只够半月。有天巡城时看见守军蹲在墙根喝稀粥,米粒都能数得清。夜里把御赐的金带熔了,换成粟米分给将士。周老将军红着眼眶说:\"陛下,这不合规矩。\"我摆摆手:\"规矩能当饭吃?\"后来北魏退兵,倒不是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