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吴越 太祖钱镠(2/7)
巢那场。广明元年腊月,五十万大军压到临安地界。我带着三百弓箭手在灵隐山上来回跑,树梢挂满各色旗子。黄巢的探子在山脚转了三日,回去禀报说满山都是伏兵。等他们绕道去歙州,我后背的衣裳都能拧出水来——哪有什么伏兵,全是砍了树枝扎的草人。
这些年死人堆里爬进爬出,倒是悟出个道理:乱世里头,活下来比什么都强。光启三年春,董昌封了越王,召我去饮宴。席间他举着金杯说:\"钱镠啊,还记得当年石镜镇那碗糙米饭么?\"我笑着应和,心里却跟明镜似的——他桌上那盘鲈鱼脍,用的是我三天前送去的太湖银鱼。
光启三年那个春天,我蹲在杭州城头的箭垛底下啃胡饼,城门外头飘着董昌新制的越王旗。老钟头挨着我坐下,掏出水囊往砖缝里倒了些:\"将军,这旗子颜色不对啊。\"我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原本靛青的旗面被雨水泡得发白,倒像孝布挂在竹竿上。
三日后董昌召我去越州,说是要给我加封镇海军节度使。临上船前,我把佩剑解下来扔给副将顾全武:\"要是七日内没消息,带人去剡溪捞我。\"那小子脸都吓白了,抱着剑跟抱个烫山芋似的。
越州城里的排场大得吓人,董昌在子城门口摆了九口铜鼎,说是按周天子的规矩来的。我跟着引路的黄门往里走,冷不丁被个穿紫袍的拦住:\"钱节度使,解剑。\"我瞅着那张涂脂抹粉的脸,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临安县城见过的阉鸡。
宴席摆在龙舌池边,董昌披着件绣金线的赭黄袍,怀里搂着个胡姬喂葡萄。我刚要行礼,他摆摆手扔过来个酒樽:\"钱镠啊,孤准备改元顺天,你意下如何?\"酒水泼在青石板上,泛起的泡泡像极了那年盐仓里的硝石。
回杭州的路上,艄公哼着小调摇橹。船过西陵时起了大雾,我摸着腰间新换的鱼符,突然听见老钟头在舱外喊:\"将军快看!\"浓雾里隐约有团黑影,定睛细瞧,竟是三年前沉在江心的漕船桅杆。
那年秋天,董昌到底在越州称了帝。诏书送到杭州那日,我正在校场看新兵操练。黄绸子诏书抖开来,顾全武先笑出了声:\"这老匹夫要封您做两浙都指挥使?\"我把诏书卷起来塞回锦盒:\"去库房取二百匹绢,要掺了金线的那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